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

ID:23796194

大小:77.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0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_第1页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_第2页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_第3页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_第4页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韩国比较优势发展史韩国经济腾飞阶段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代1953年7月22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签订,标志着韩国经济开始进入恢复期。如上所述,韩国的经济恢复主要是围绕着“美援”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援助占韩国投资总额的65%以上。这些投资推动了韩国工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对韩国的化工、纤维等骨干产业部门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美国也成为韩国出口的主要市场。这是韩国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但在以后的发展阶段却成为了影响韩国市场经济稳定的劣势。轻纺业一直是韩国的传统产业,是韩国经济赖以发家的产业部门。早在日本统治时期,轻纺工业就已经

2、初步建立起来了,独立后在美国的援助之下有所发展,但是,一直面临设备落后,基础薄弱的困境。到六十年代初,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设备陈旧,技术落伍,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在政府致力于工业化的大方针指引下,利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制造业由轻纺工业升级到重化工业的有力时机,引进了被转移出来的成熟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身优势,结合韩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以及生产原材料的客观条件,进行了部分的技术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根据有关资料:从1967年至1976年的十年间轻纺工业始终保持着年均30%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同期整个制造业的年平均增长率,

3、出口创汇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在1961年仅为9生1万美元,到1973年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从而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积累了资金。诚如柳卸林院士所言“半工业化国家的增长速度在1906一1958年这段时间内比工业化国家快,原因在于他们利用了模仿、扩散,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扩散规律的作用。”韩国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在文化大革命中错过了这次良机,并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受益于技术扩散规律。韩国的自然资源匮乏,这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劣势,但人力资源丰富,朝鲜战争后的人口出生率高达3%,且60年代初期尚有高达10%以上的失业率。为此,韩国充

4、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增加劳动投入量,扩大规模经济效益。其典型的做法就是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这一时期,韩国以其廉价的劳动力、韩国人民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此比较优势带动了韩国经济的初期发展。韩国经济腾飞阶段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代韩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民间有深厚的影响,韩国的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使得韩国的政策能很快地得到成效。韩国有东方民族特色的高储蓄率,通过扩大储蓄,提高投资率,增加投资,以高投资率换取高经济增长率。60年代初期。韩国的投资来源主要依靠以美国经济援助为主体的外资,其后随着美援的减

5、少,开始扩大国内投资。其主要做法是灵活运用利率杠杆,通过提高储蓄利率,吸收存款,抑制消费。从1965年9月开始,韩国实施“利率现实化”政策,将定期存款的最高年利率由15%提高到30%;其后存款每年增加,从1964年的145亿韩元增加到1971年的7087亿韩元,8年增加近48倍。高投资率带来了高增长率,据测算,韩国资本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4%左右。如果对其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做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两者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通过哈罗德——多马模型反映出来。联系上述韩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来看,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依据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

6、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劳动和资本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成果的高产出,最终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技术与资本的积累,从7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当局对其经济发展战略作了局部的调整。在坚持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化学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改变重化学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提高企业和部门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贯彻。结果,重化学工业化战略实施的9年间(1973年-1981年),韩国中化学工业产品出口额由8.3亿美元增加到99.6亿美元,增长了12倍。至此,韩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已从劳动密

7、集型行业转移到资本密集型行业。韩国经济腾飞阶段三——技术密集型产业时代韩国非常重视劳动、资本等经济要素的投入,追求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正如他所经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代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代所揭示的一样),但同时,也强调经济增长的“质”的提高,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活力和后劲。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唯一选择,就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据统计:1962--1980年,韩国文教部占财政预算的比重年平均为16.8%,仅次于军费所占比重;公共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8、重也远高于“亚洲四小龙”中的其他国家。早在1981年,韩国的小学入学率就达到了100%;1983年中学的入学率达到98%;到1985年,其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超过了100万人,升学率为34%;到2000年,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