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

ID:23800274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_第1页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_第2页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_第3页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_第4页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整合知识体系,增强备考实效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指出在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整合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并详尽总结具体的措施及其效果。  关键词:知识体系整合依据归纳措施  关于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过程中,都接受过有关的专家培训,但专家多是从教材主编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讲授,理论性极强,而实用性有限。为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备考经历,从提高备考成绩角度重视对知识体系的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本人的认识和具体措施,与

2、教学同仁共同探讨。  一、探究归纳知识体系的依据  1.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6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指出:政治考试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能力要求上,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四个方面。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

3、、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因而这一能力目标既检测受试者的思维速度与品质,以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备程度,又是对学习意义的深化。  由此,我们认识到,教材基本知识是教学的资源,也是命题的依据。所以,备考教师应将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在作答时全面、准确、有效地调动相关知识。  2.思想政治教材的要求  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体系,但在备考过程中,有些知识体系按教材的基本框架直接归纳,包含的考点显然不会全面。需要教师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再进一步完善,使其知识体系更全面

4、。  例如: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4)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守旧主义”,也要反对“历史

5、虚无主义”。  这一知识的整合就涉及“文化生活”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内容,如果按教材的知识体系直接归纳,学生只会回答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内容,而不会从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字里行间提炼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3.全国各地高考题的要求6  纵观高考政治主观题,从中更加悟出建立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很少有高考题用一个考点分析,多数是多个考点的综合运用。下面以2009年全国文综为例(略改编)。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

6、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考后通过阅卷反馈发现,对于此题的作答,有些考生联系不到“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这一

7、采分点。如果教师将关于政府的知识系列化,即按照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权威政府进行总结,考生就不至于丢掉“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这一采分点。  4.考生备考的要求  2012年“一模考试”大连市网上阅卷时,尽管从网上看不到是哪个学校的考生,但是从考生卷面的反馈可以分析出,很多考生的基本知识尚没有形成体系,或者说很不全面。其实,对于考生来说,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应归纳出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记忆,而不要担心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师“填鸭式”6地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整

8、合出来的。通俗一点说,考试的答案就是考生将储备的知识用一定的方法迁移到一个新情境中,而整合知识体系也便于考生在短时间内调动相关知识。  例如关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是长效热点,也是高频考点。要想答好此题,必然涉及很多节课的内容。具体分析如下: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影响消费的因素”;第七课“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