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

ID:23800580

大小:8.35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11-10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_第1页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_第2页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_第3页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_第4页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寒地城市街道层峡空间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论文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2014年初新华社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揭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东部开发的试点,已完成了对中国城镇化的初步经验积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对于发展水平相较于其余城市较比迂缓的东北部寒地城市而言,为其成长建设注入了有力的动力与支援。笔者选题着眼于当前的时代背景,选择寒地城市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市城镇化进

2、程中高密度开发引发街道层峡化的空间形态进行学习研究。1.1.1寒地城市发展现状寒地城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区域,是有着特别的地理位置和严寒天气条件的城市群体。从气候特质来看,寒地城市每年日平均气温在0°C(32°F)以下的时段持续达到三个月以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漫长的冬季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限制因素。城市发展的限制导致寒冷的城市缺乏吸引力,人才外流使寒冷的城市人口的继续。这种情况不仅在北美的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寒地城市表现亦十分突出,这导致寒地城市无法

3、综合全面的进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自1970年至今,伴随着世界城市化加剧,关于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一表征引发人们对调节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联措施的深思。在最近的20年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寒地城市的建设,因此寒地城市协会得以建立,这标志着1980年之后,严寒地区城市已然兴起国际范围内的寒地城市发展运动。同样的,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深的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东部开发的试点已经完成了中国城镇化的初步经验积累。相比较之下,东北部寒冷城市的发展相对缓慢。自2003年起,

4、国家增强对寒冷城市发展的关注。1.1.2街道空间的媒介作用从范围大小而言,城市与建筑是整体与单体的关系。建筑师通过实体围合的建筑在创造内部空间,同时也创造了外部空间。换句话说,城市空间由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和空间的形成;建筑立面是建筑的外壳和皮肤,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内部和外部一体化,形成整体(图1-1)。-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论文a)意大利地图中的道路结构b)意大利地图中的建筑空间图1-1意大利地图黑白反转的比较[1]街道,原指由两边房屋围合出的较为宽阔的道路;

5、现指在城市范围内,整个或大部分地段两侧由建成的建筑物围合,同时设有人行道以及市政公用设施部分的道路。一座城市的发展及扩张是一部关于物质空间结构发展、更新及转移的过程。根据“分形理论”,街道是构成城市的单元体,是城市组构的诸多因素相互耦合形成的综合有机体[2],使得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形态特征等都具有了基本一致的要求,从而使城市形态表现出明显的自相似性,使得建筑通过街道空间的组织与城市形态形成协调一致的特性。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中提出:“街道空间构成城市中的‘中间领域’,引起使单体建筑越向城市、发

6、生突然变异的触媒作用。”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韦恩·奥图(WayneAttoe)也解析了街道空间作为“线触媒”形式的一种服务了都市建筑功能,同时也塑造了城市形态。它可被视为建筑化的城市空间为周边环境要素提供疏导、补充和整合(图1-2)。建筑形象街道空间城市形态图1-2街道层峡空间作用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论文城市的整体运转需要城市空间与建筑体量的协调发展,可见街道网络作为联系纽带的重要作用。在规划设计上,城市通过物质空间的组织形式来达到资源有

7、效利用的目的。在历史演变上,街道城市形态的演变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其在延续历史肌理的同时,对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人口分布的发展演进产生影响。1.1城市街道层峡空间的产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信息,能源,资金,和其他经济因素表明,区域集中的趋势,和资源集中和有效地促进城市的高速发展。自1992年起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将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实现转型发展,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和其他主要国家的长期战略相结合的协调。在城市化以及城市

8、区域扩张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短缺是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地区的高密度开发以及土地的集约利用,这是应对城市建设中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并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主导方向,这要求土地利用率的不断提高,直接导致建筑高度的增加,原有城市街道的高宽比增加,使城市街道空间形成一种类似自然峡谷的都市环境,城市街道层峡空间出现。著名的例子如芝加哥的华丽一英里(图1-3)、纽约曼哈顿的英雄峡谷(图1-4)、香港九龙与中环地区等。图1-3芝加哥中心城区上空[3]图1-4纽约曼哈顿42街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