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

ID:2380289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_第1页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_第2页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_第3页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_第4页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高效课堂成为一面旗帜,引领着新时期的教育,追求英语课堂的优质高效,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所关注的,本文就此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课堂;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71-01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它基于高效教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然后知”转变成了“学中获知”。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最终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一、塑造人格健全,乐于探究的“新”学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

2、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效教学在强调教学效果时,更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面对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应该在教学中把塑造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然后再探究新知。  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的途径。5  1.针对课文选取适当教学材料,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渗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

3、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教授冀教版第五册TheOlympics时,可准备多张中国奥运金牌得主照片或幻灯片,准备Who’sthis?Whatdoeshe/shedowellin?Whyishe/shefam

4、ous?Whatshouldwelearnfromhe/she?等问题.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课堂上的目标一是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上得到有机渗透。在学习第六册Sayings这一课时,充分挖掘教材,manyhandsmakelightwork.(众人拾柴火焰高)告诫同学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才能makeoursocitywarm.  3.课后并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已结束,而应继续延伸。我们不妨在作业题型与方式上不断挖掘,巧妙布置作业,开展专题活动使德育渗透延续到课后。如让学生节约一周的零花钱,明白(省一分则赚一分)Apen

5、nysavedisapennyearned这个道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塑造健全人格必备的条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从多种材料中总结规律,发现异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help”一词时,讲它既是“动词”又是“5名词”,列举了例句:“CanIhelpyou?Thanksforyourhelp.”紧接着,又提供一句:Ineedsomehelp.这句话说明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前面help是动词,后面help是名词。还有什么呢?同学们都沉默了。我又启发说用some而没有加s又说明什么呢?这时候很多学生明白

6、了,help是不可数名词。通过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心,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立足课堂教学,追求优质高效  平常的课堂教学要踏踏实实进行“有效”教学,不摆花架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构建优质课堂。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做秀表演。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不能羞羞答答,忸怩作态,否则课堂就会变成一场乱哄哄的“闹剧”,教学目标和任务都不能实现。  2.不滥用多媒体。在教学实际中,尤其在公开课,对比课中,不能师生互动的环节由课件代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激发学

7、生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但不能过多使用,否则会冲淡了教学,扰乱教学节奏,事倍功半。  3.不满堂发问。课堂上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多通过“问题”组织教学,因此,教师不能为了所谓的“互动”、“探究”,随便设计一些没有思考含量的问题,简单问答,满堂发问。不能以提问的次数来评价课堂优劣的标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后,会轻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发现、思考与感悟。答案预设多,生成少。实际效果与教学初衷大相径庭。5  4.不机械讨论。机械讨论,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机会。死板地按座位、按男女性别分组讨论,不考虑学

8、生的观点、爱好、个性等情况,就会越俎代庖,代替学生,超乎无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