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

ID:23810717

大小:6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0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_第1页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_第2页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_第3页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_第4页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段莉【内容提要】上个世纪以来,以边缘人为描写对象,关注人本身的局限、无奈及其所带来的近乎宿命的深渊处境,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主题之一。中国文学因其“温柔敦厚”的美学传统,对此涉笔甚少。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孽子》却选取了一群生存在黑暗边缘的男妓做主角,致力于描绘他们的深渊处境及其挣扎,更借此展示了一切边缘人共有的苦痛。《孽子》独特的情感关注和对极端生命状态的描绘使它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的因素;而其中表现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普遍的人性之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2、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孽子》直抵人生命核心的力量。【关键词】生存困境边缘生态深渊处境悲悯救赎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关于西西弗斯,他被罚不停地将巨石推向山顶,而巨石却又不断地自山顶滚落,如此循环不止,西西弗斯也就永远处于推巨石的劳作中,永无望解脱。西西弗斯的处境其实是一种深渊处境。所谓“深渊处境”  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一)学毕业论文试论《孽子》中人的生存困境段莉【内容提要】上个世纪以来,以边缘人为描写对象,关注人本身的局限、无奈及其所带来的近乎宿命的深渊处境,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主题之一。中国文学因其“温柔敦厚

3、”的美学传统,对此涉笔甚少。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孽子》却选取了一群生存在黑暗边缘的男妓做主角,致力于描绘他们的深渊处境及其挣扎,更借此展示了一切边缘人共有的苦痛。《孽子》独特的情感关注和对极端生命状态的描绘使它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的因素;而其中表现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普遍的人性之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孽子》直抵人生命核心的力量。【关键词】生存困境边缘生态深渊处境悲悯救赎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关于西西弗斯,他被罚不停地将巨石推向山顶,而巨石却又不断地自山顶滚落,如此循环不止,西西弗斯也就永远处于推巨石

4、的劳作中,永无望解脱。西西弗斯的处境其实是一种深渊处境。所谓“深渊处境”,指的是处于黑暗边缘,挣扎无望、如陷深渊的境地,它交织了人类的种种生存困境,是它们最尖锐、最集中的表现。对人类深渊处境的关注开始于现代,多选取边缘人的生活和心态为切入角度。卡夫卡、塞林格,几乎所有优秀的西方现当代作家都涉笔于对边缘人独特生活的描绘。原因在于:其一,由于在社会中所处的边缘位置,他们几乎不可避免的陷入不同程度的深渊处境,而构成深渊处境的往往是人类共同的一些困境,如处深渊的感觉则或多或少的都在一般人的生活经历中存在过,虽然时间、程

5、度各有不同,但在以后的人生留下的烙印却都不可磨灭,只是在边缘人的身上比一般人来得集中、尖锐和表现得直接。就这一层面说,他们的深渊,也就是一切人的深渊。其二,作为与主流社会相异的群体,他们所遭遇的深渊处境往往源自对秩序的叛离,而在现代,人们普遍面临着秩序的瓦解与混乱,冲破秩序、获取自由后的焦灼、无依与不能也不愿返归的处境实质上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其三,造成边缘人处境的往往还因为他们自身的弱点,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被困于社会的边缘,这种局限和弱点就不再是个性的欠缺所能解释,而更多的展现了人固有的局限性,它并非边

6、缘人所独有,但一旦处于边缘,这些弱点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四,社会的挤压在他们身上最为明显,他们的挣扎也就最为激烈、痛苦则尤为深邃,通过描述他们的独特生态表现人的生存困境,更具有震撼力。中国的文学传统因较为认同“温柔敦厚”、“怨而不伤”的美学原则,对这类极端生活状态很少涉及。早在1977年就已发表的《孽子》却以罕见的深度触及这一领域,更展示出叛离之外的渴求认同,深渊之中的渴求光明,沟通了“孽子”们与普通人的情感,直抵人生的内核。(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c.)一、边缘人群的独特生活《孽子》中写出的是一群当代的西

7、西弗斯。因为“血里的毒”,他们在深渊里挣扎,黑暗中寻觅,痛苦里沉沦,永无止境。他们或是同性恋者,或是男妓。选取这一特殊群体作笔下的主角,体现了白先勇独特的情感关怀。诚如他所说:“如果世界上有1000个人,其中只有10个不快乐的,文学就有义务描绘这10个不快乐的”。白先勇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点,《台北人》中的怀旧、失落,《寂寞的十七岁》中青春的孤独、情感的绝望,写的全是那10个人。而《孽子》,则写的是那10个中最不快乐的。如果说,怀旧的同时犹可平衡着心态追赶时代,孤独、绝望时还能尽量调整自己,那么,对同性恋

8、的他们,则完全的不能自解。要理解这一点,或许我们该从已习惯的道德眼光中走出来,看看医学界的评判:同性恋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天性的性取向,无法矫正。法律界的判定:同性恋非罪化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之一①。哲学界的评论:同性恋只是一种风格,一种性向的不同选择而已②。既谈不上不道德,更绝非罪行。无论矫正如何自解?并非罪行何必矫正?可是,社会一般人(也许就包括我们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并非如此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