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ID:2381525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_第1页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_第2页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_第3页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_第4页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发展盐城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的盐城市,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市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市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纺织产业集群上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在我国,一些经济相

2、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8%以上。浙江经济特别是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04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45个,总产值6554亿元。江苏省在2002年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

3、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盐城市传统的纺织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已成为地方经济的半壁江山。纺织业已成为盐城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500万元以上列入统计)总数为340家,企业就业职工11.56万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5.52亿元,实现利税12.12亿元,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2.1和26.8。全市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156.32亿元,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51.87,比1997年增长近一倍。但是,由于

4、传统的经济思想影响,盐城市的纺织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装备水平低下、结构层次不高、产品结构老化。同时纺织品产品质量、档次、品种、经营和管理,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普遍存在设备更新缓慢、技术消化不快、创新能力较弱、经营机制退化、经营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纺织产业是盐城市的传统产业,从上文列举的资料中已经可以看出,其在全市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已经逐步形成了自然的产业集群优势。发展是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发展的这一地位依然不容动摇。但是,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手段过去不是、将来也不

5、应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手段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五个方面的目标,即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体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提供科技含量,降低资源和环境代价又是发展中的第一要务。“十一五”时期,是纺织产业全球结构重组、纺织产品技术升级的重要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全球竞争的严峻挑战。盐城的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应对这种挑战,有利于提高纺织业的科技含量,适应纺织业

6、全球结构重组的变化;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必将带动全市农民增收、减少城镇就业压力,促进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缩小和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关注研究盐城市纺织产业集群的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从发展盐城市纺织产业集群中希望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使盐城市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成为盐城市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第二章产业集群理论评析2、1产业集群理论形成的简要回顾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

7、切。2、1、1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在《国富论》中他认为: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协作性的集体生产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比分散生产节约了占用的空

8、间;有利于在交货期临近或其它紧急情况出现时,集中生产能完成较大的生产量;在集体生产的环境中,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劳动效率间的差异表现出来,努力争先的竞赛,提高了生产率;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容纳在一个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