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ID:2381665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1页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2页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3页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4页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

2、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

3、袁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逾年还,使有旨,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

4、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

5、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一项是(3分)A.刑部、大理罪人。B.因权势以请。C.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D.皆自谓可见肺肝。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3分)A.因权势以请。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出财为偿所亡。几为巡徼所陵迫死。C.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东、西川节度使以资政殿学士行。D.乃得去,莫不流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滋学习勤勉,知识广博,读书悟性很高,以一个普通读书

6、人的身份,未经科举进入仕途。他公正守法,以至大理寺、刑部官员执法不公而畏惧他。B.西南少数民族归附朝廷,皇上派官员去安抚,官员们都畏葸不前,袁滋却毫不推辞。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圆满实现了皇上的意图。C.袁滋办理政务仁慈宽厚,不订立什么条款规章,安抚流民,法外施恩,深得百姓爱戴,以至离任时“耆老遮道”。D.袁滋虽然执法如山,政事清明简要,为人又极宽厚,算得上封建社会的一个良吏。但他在受命平叛时却因兄长的缘故,畏敌不进,贻误#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朝廷大事。1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1)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

7、。(4分)(2)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4分)13.C(用兵,使用武力。A项“罪人”,古,给……定罪;今,有罪的人。B项“权势”,古,有权有势的人;今,权柄和势力。D项“肺肝”,古,内心;今,肺和肝,表“内心”则用“肺腑”)14.B(介词,替、给;介词,被。A项两个“因”,介词,通过,经由;C项两个“以”,介词,用(凭)……身份;D项两个“乃”,副词,才)15.D(有两处错,一是“执法如山”,二是“畏敌不前”)16.见全文翻译译文: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学问广博,记忆力强。少年时跟随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能领悟其义

8、。后来客居荆、郢之间,开始担任学庐讲授。以未士的士人身份举用,进任詹事府司直。部中官员因盗窃金宝下狱,袁滋为他伸冤。(被)上表举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寺审理犯人,失去公道,畏惧袁滋守法,通过有权有势者请托,袁滋最终没能签署批准。韦皋最初招抚西南方向的少数民族,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的郎官,大家都畏惧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升任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赏赐金银和紫衣,持节前去。过了一年回来,出使符合皇帝心意,进升谏议大夫。又升任尚书右丞,主持吏部选举。后请求外任,为华州刺史。政绩清廉俭约,凡有流民来到他所管辖的州中,他都供给土地让他们住下来,人

9、们称他所在的里巷为义合。但他一味以慈惠为本,从不设立纲纪,百姓敬爱归心。有犯法的,时常在法外宽免。抓住盗贼,有时又怜悯他贫穷,拿出钱财为他偿还给丢失东西的人家。召入朝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任命杨于陵接替他。袁滋离任时,老人挡路以致无法离开,杨于陵派人通告说:“我不敢更改袁公的政治。”人们都围住他跪拜,然后才离去,没有不流泪的。宪宗监国,进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造反,下诏命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改任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此时,贼势正强,又因袁滋的哥哥袁峰在蜀被叛贼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很长时

10、间不进兵。贬为吉州刺史。不久,改任义成节度使。渭州,是用兵之地,东有淄青,北连魏博,袁滋严密戒备又广施诚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