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

ID:23818140

大小:65.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_第1页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_第2页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_第3页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_第4页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专业冷暖变化忧思“好工作,年前找”,现在正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最佳时机。然而,一份《2010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却让踌躇满志的大四学生小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小邹是一所全国知名语言类院校英语专业07级学生。一天晚上,在网上投简历时,小邹点击了麦可思研究机构发布的《2010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链接。小邹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学的英语专业赫然出现在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牌”本科专业中,“红牌”意味着该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小邹不能理解,当初自己学的“全校招生分数最高、人人羡慕”的专业竟然成了“红牌”专业?就业与报考的冰火两重天据蓝皮书的发布机构麦可思官方网站介

2、绍,麦可思今年初完成了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这项调查共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599所高校、分部、分院,118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21个,涉及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75个职业、313个行业。抽样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在这份报告的第三部分“失业与预警分析”中,《蓝皮书》列出了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位的专业。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名列前三,其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其失业人数也不容小觑。而当年填报高考志愿时,这些专业都是报考、招生最热门的专业,小邹回忆,这些热门专业吸引了大量人报考,招考分数也

3、一路飘高。然而,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就业遇冷并非今年的新形势。据了解,此次排名前10位的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有8个专业连续三年染红。与此相对应,我国教育部每年都会进行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但热门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却并未得到明显改观。谁炒热了“红牌”专业?在我国,打造热门专业的推手往往是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明确的高中毕业生。据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高考时根据职业规划选择专业的本科生仅占6%,而与职业规划无直接关系的达到69%。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谈到,作为家长,选择专业时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哪些专业听人谈起的多,哪些专业办公环境好就是他们心0中的好专业。而那些听

4、起来工作环境较差、需要付出更多劳动的专业,如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往往不会列入考虑范这些专业往往是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因望文生义或者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家长也成为炒热“红牌”专业的推手之一。这样,学生的选择形成了高校办学、招生的市场。为迎合家长和考生的心理,许多高校为了招收更多学生,在专业设置上,不考虑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各种“热门”专业在各高校遍地开花。而增设的专业往往是容易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学科的专业,许多教师开设的专业课程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不相符这也就造成许多热门专业学历中的水分大,毕业生没有良好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低下。以法学专业为例,有数据统

5、计,从1998年到2005年,国内高校的法学专业点增加了1.7倍,本专科毕业人数增加了4.5倍。大量考生蜂拥至所谓的“热门”专业,高校为扩大生源,纷纷增设“热门”专业,而此“热门”非彼热门,“热门”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就碰了壁。“热门”遇冷的根本原因热门专业就业遇冷,为何难遭重视呢?高校自己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成为诟病“热门”专业的一个挡板。许多高校自己统计的就业率大多不低于90%,尤其是招生热门的“大专业、好专业”。而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公布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为86.6%。由于在就业率的统计上,家长更多依赖学校,就业率的虚假问题在一

6、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对专业选择的透明度。熊丙奇表示,受教育者的选择权应该得到保证。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就业率持续下跌,一些国内高校就采取了撤销就业不好而冷门的专业。例如,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取消了哲学系,密歇根大学也撤掉了式微多年的美国研究与经典著作研读专业。然而在我国,尽管国家教育部也在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但熊丙奇认为,高校专业的设置不符合市场的需要,就也不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合理的机制应该把受教育者、政府和社会的真实需求综合反馈到高校,由此,高校才能合理设置专业。专业就业如何对接那么,如何实现专业与就业的真正对接呢?在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中,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熊丙奇介绍道,在国

7、外,用人单位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例如,自2000年以来,盖茨基金会共计投入了上亿美元资金,试图以缩减学校规模的方式来振兴美国的高中。正如那句“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所说,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要吸纳有实力的人才。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促使它们投入教育,来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企业的投入正是用人市场的需求的体现,也是高校专业设置的风向标。在我国,这种情况不容乐观。熊丙奇指出,目前,由于薪资体系、待遇环境等因素,央企、国企以及事业单位的职位炙手可热。加之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