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

ID:23820055

大小:22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_第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_第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_第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_第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分析概括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 分析概括  学案目标 1.掌握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熟悉做“分析概括”题的方法步骤。2.研究题型特点,识破命题常见干扰方式。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与难点,是阅读文言文的目的之所在,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分的关键。整体把握文意、掌握做题技巧是解答这类题最关键的两点。一、整体阅读,总体把握1.抓记叙的要素高考所选文言文,大都是记叙性材料。要抓记叙的要素。如全文中心人物是谁,这个人物何时、何地、何种场合,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他的职务有何变化;还写了哪些人,他们与中心人物是什么关系,是如何评价他的。2.抓关键句、找时空词,理文章层次要特别关注关键词、句。

2、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是作者记叙、描写思路的具体展开。而关键词句,尤其是一些时空词,则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最好在阅读时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记叙类材料大都是以时间、地点为顺序,或时空结合,或以材料性质为序。抓住时空词,理清记叙顺序,由此可以判断出设陷选项中的设陷角度:或人事错位,或时空错位,或无中生有,或事件杂糅,或拔高人物等。3.借题解文这类题设四个选项,四个选项是按文章的顺序由命题者意译而成的,其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而且这个错误选项中的大部分叙述都是符合文意的,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这种命题特点不可忽视。二、围绕文意,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

3、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上面所说的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时间的故意跳脱,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评价人物时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三、比对原文,检验确定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遣词造句的细微差别,并注意关键文言实词的翻译、理解是否正确。演练体悟(2010·全国卷Ⅰ,10)(原文见学案24“筛选信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8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

5、拒朝廷,将后悔无及。如何识破命题常用干扰方式从而准确判断方法例析1.(2010·山东卷,12)C项: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原文: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判断:比对选项与原文,发现申甫在感动后才被授予京营副总兵,而不是在授予京营副总兵后才感动。授予官职的时间搞错了。总结:时序颠倒,做题者要留心这种干扰方式。2.(2008·山东卷,

6、12)B项: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原文: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判断:原文是张诚(从自己家中)偷得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烙成饼给张讷吃,并非偷邻居家的面粉。选项在转述时把这个关键细节理解错了,或者把“窃面倩邻妇为者”意思翻译错了。总结:命题者往往在最关键的细节设错,做题者应格外细心,仔细地琢磨每个词语。3.(2007·山东卷,12)C项: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原文: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

7、毁悴,杖然后起。判断:将选项与原文比对,发现绝大部分文字都符合,若仔细辨析,会发现选项中用了一个“以致”,这样就说明了王戎“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乃“下棋娱乐”所致。这种因果判断既不符合原文“性至孝”的判断,又不符合王戎表面上不拘礼法内心极其悲痛的个性特征。这个误判是源自对原文“而”关键虚词的错误理解。“而”应是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总结:强加因果,或者故意曲解原文中的关键词,也是常用干扰方式。做题者见句中有“以致”“因此”等词语时,要格外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