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ID:23828913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1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_第1页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_第2页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_第3页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_第4页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及其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准确、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规划、对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单一、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等现象,笔者以会计专业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    1.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界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几种解释  (1)“双证书型”,认为是既

2、具有某种职业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员。  (2)“双职称型”,认为是在获得高等院校教师系列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之外还取得其他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员。  (3)“双能力型”,认为是既能胜任高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教师。  (4)“双融合型”,认为是既持有“双证书”或既具有“双职称”又具备“双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1〕。    2.笔者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理解  (1)并非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就是“

3、双师型”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与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相对应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提倡和鼓励专业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认为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违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笔者认为对于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是否认定为“双师”,要看是否符合下列条件:一是要看教师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是否与其所施教的专业相关。比如会计专业教师就应当获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

4、者获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二是要看教师是否具备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如果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却看不懂企业财务报表,拥有注册税务师资格证书却不能进行纳税申报,其职业资格证书纯属通过考试获得并不具备执业经历,不能指导相应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不能将其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完成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2)“双师型”教师并非“全能型”教师。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单

5、项实训、综合实训,修订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指导书,主持实训中心建设,主持确立完善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想把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培养成能够承担以上6项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全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太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只需要能够独立指导所授课程的单项实训和参与指导综合实训,而主持实训中心建设和确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应当是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的工作。  (3)“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该是按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既包括专业教师也包括兼职教师。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改革压力大、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可能全部

6、由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校内“双师型”教师个体来完成,而是要由一个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具备完整育人功能的校内教师团队来共同完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紧缺人才的引进以及聘用兼职教师来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准确,没有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制定合理的标准  准确理解和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性和关键性问题〔2〕。目前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把“双师型”教师等同于持有双证书的教师,不管

7、该证书是否与专业相关以何种方式取得,也不管该教师是否具备与所持证书相对应的职业能力。这样虽然便于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增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但是却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获取证书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这显然不利于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有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这样可能会导致出现部分高职院校某些专业的教师都到同一单位相同岗位参加实践锻炼,甚至出现个别教师为开具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的证明而弄虚作假的情况。三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能够完成所有实践性教学任务并且具有较高

8、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