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ID:2383788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耿梦雅万和芝徐骅戴惠琴单位:51022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耿梦雅:女,本科,主管护师摘要目的:探讨湿化液刺激排痰法配合常规呼吸机气道湿化法在机械通气气道湿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气道湿化法,试验组采用常规气道湿化法+湿化液刺激排痰法,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

2、并发症中痰阻、窒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化液刺激排痰法配合常规气道湿化法,在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jyqkH2O。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湿化法。(1)开启呼吸机湿化器,设定温度为35℃。(2)用0.3%茂康碘棉签消毒气管导管近口或鼻1~3cm处,或气管切开套管双旋接头活塞口处,连接湿化液注射器与微量延长管及

3、头皮针(7#),并将头皮针呈20°~30°角刺入已消毒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双旋接头活塞口处,注意防止针尖斜面紧贴导管壁。最后,针柄处胶布固定。(3)根据患者痰液的黏稠度调节湿化液持续气道内泵入的速度(Ⅰ度2ml/h、Ⅱ度3~5ml/h、Ⅲ度6~10ml/h)。(4)按需吸痰。1.2.2试验组采用常规气道湿化法+间断湿化液刺激排痰法。(1)开启呼吸机湿化器,温度设定为35℃。(2)选用1.25%碳酸氢钠湿化液气道内持续注射泵泵入,泵速根据患者痰液的黏稠度调节。(3)每隔6h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抬高患者床头至45°~60°,脱机

4、并使用1.25%碳酸氢钠湿化液10ml一次性或分两次注入到患者的人工气道内,刺激患者用力咳嗽、咳痰。在进行湿化液刺激排痰前、后均使用呼吸机纯氧通气3min,若痰液咳出不畅可配合拍背排痰或/和机械吸痰。(4)此项操作必须由医师、护士共同在场,配合完成。湿化液刺激排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当患者示意不适或不愿继续配合时,应立即停止。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起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1)痰液黏稠度评价方法。Ⅰ度: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Ⅱ度(中度):痰

5、的外现较Ⅰ度黏稠,需用力才能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挣。Ⅲ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2)起效时间。(3)并发症发生率。指患者吸痰后出现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和窒息症状。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l一次性或分两次打入气道内,刺激患者的咳嗽反应,使深部的痰液咳出。此操作以不超过15s/次为宜。如患者痰液黏稠度为Ⅱ度、Ⅲ度时,可因人而异,视血

6、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情况间隔3~5min再操作1次,咳痰不尽时辅以翻身拍背或/和机械吸痰。操作前、后需呼吸机纯氧吸入3min。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法能有效的减少吸痰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降低了黏膜损伤出血率。从表1和表3中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痰液的黏稠度、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方面的临床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痰阻、窒息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直接的湿化液刺激排痰法可快速达到湿化效果,使两组患者在起效时间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而,常规湿化方法配合湿化液刺

7、激排痰法可有效的刺激患者的咳嗽反射,使患者深部小支气管内的痰液能自主排出,这不仅提高了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还大大减少了患者被动吸痰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当然,本研究过程中也有操作不便之处,例如:刺入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的湿化针头可能会影响吸痰管的出入,因此,吸痰前应先调整湿化针头的位置,必要时可拔出针头待吸痰结束后重新更换,但需注意无菌操作原则,24h更换湿化装置1次。如有污染、脱出应及时更换,确保湿化液顺利进入气道内,避免湿化液倒流。加强巡视,保障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另外,有文献报道碳酸氢钠作为气道湿化液

8、虽可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吸出,且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无影响,但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剩余碱值及碳酸氢根值,建议临床上应慎用碳酸氢钠作为人工气道湿化液[5]。所以,笔者建议临床应用中,医护人员也可选用其它湿化液,如生理盐水加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