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

ID:23843602

大小:17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1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_第1页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_第2页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_第3页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_第4页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中考物理填空题题型解题技巧填空题是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由于《课程标准》指出: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所以,近3年的各省市中考题相比较前几年,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几乎每年的中考后都有一些考生觉得试卷“不难”,估分也比较理想,但等拿到中考成绩时却发现偏差很大,有的同学甚至怀疑是阅卷老师

2、的批阅错误。实际上他们的大多问题正是出在文字性表述方面,另外,认真仔细的审题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和保证,建议同学们在审题时能抓住“题眼”,再“联想相关知识”,思路是很容易打开的(如:例4)。典例分析:例1(06·安徽)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分析:本题的常见错误情况有:(1)火车速度越大,压强越小;(2)流量越大,压强越小;(3)气体压强越大,流速越小。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意识上有“写出大概意思就差不多”的错误观念,其实在中考物理阅卷中是比较注意文字表述的准确性的。答案

3、: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人容易被外侧空气压向火车(或被气流“吸”向火车)。例2]]一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你认为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本题的错答有:(1)使地面更粗糙;(2)人要站在不容易打滑的地面上。错因:没有用“物理语言”回答物理问题。答案:增大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例3】。(06·安徽)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

4、温度高低的。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分析:错答:(1)弹簧测力计;(2)温度计温度越高,水银柱越长。错因:没有根据题中的范例进行规范的表述。答案: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长度的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其它回答合理的也可得满分【例4】联合国大会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界进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辛朝同学在活动中带的玩具激光灯,当他将灯光射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的

5、图像,镜头A是______透镜,胶片应放在A的________________处;但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____________。分析:本题题干较长,但只要在审题时能抓住题眼:光不能直接传播;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的图像;胶片应放在A的__处。再联想相关知识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只有凸透镜才能在墙壁上成实像,此时胶片与凸透镜(即物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答案: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或光不能在不透明介质中传播;凸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建筑物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物的反射光线,商场、酒

6、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灯光,舞厅、夜总会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及闪烁彩色光源等。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之选择题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它具有知识的广泛性,答题的简便性和评分的客观性等特点。它的解答需要考生能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有关物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它是中考的一种常见题型。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一、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开始,也是找到正确答案最关键的第一步。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拿到试卷,读题马虎,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便“求胜心切”,其结果容易误解题意而产生错误(如:例1)。二、透过表象,抓住关键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

7、,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如:例2)。三、方法受阻,逆向思维有些题目,按日常的思维分析感到很困难,但反过来思维,却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如:例3)。四、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