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

ID:23846956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_第1页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_第2页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_第3页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_第4页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引言”培养能力 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引言”培养能力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现在高一年级使用的《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修改,其最明显的是编写时以章为单元,每章开头有一段引言,主要介绍该章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线索。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对其潜在的使用价值进行挖掘,使学生更便利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的达成度。下面仅以高一年级历史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改试验中,利用“引言”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点做法。一、利用“引言”,培养分析评价能力新教材上册有四章,一章内容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通过引言加以概括,给我们展示出体现某个时代特征的历史知识面。引言的这一特点为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提供了

2、有利的条件,即把具体史实和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我在讲第二章第七节日本锁国政策时,先引导学生分析引言,概括出17~18世纪东西方世界的时代特征:当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更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地威胁着正在走向衰落的东方封建国家。在作了以上概括后,再把日本的锁国政策放到这个大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日本之所以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因为这个时期英法等殖民国家积极在亚洲地区开拓殖民地,这对日本造成极大威胁。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德川幕府陆续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

3、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这种政策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独立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它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是消极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扼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维护日本的独立;同时这种消极的防范,又隔断了日本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成了19世纪中期被动挨打的隐患。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具体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的基本方法。当学生以后遇到诸如:拿破仑的功过是非、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西方列强对外侵略的正反作用等历史问题时,就会自觉地根据引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阶段性特征,对其作出正确

4、的分析和评价。C?ctd"#UsWi)[州学习语言教育历史.gzU521.]C?ctd"#UsWi)二、利用“引言”,培养综合概括能力引言所列的基本史实是以相互关联状态展现出来的。所谓关联就是把分散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组合,在举出其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得出观点,从而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出引言中史实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从而较为顺利地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学习第一章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引言全文,再让学生列举出:新航路开辟、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殖民

5、扩张和殖民掠夺等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引言的中心内容,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并进一步指出各历史事件是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角度来说明中心内容的。这就让那些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在学生心中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学习第二章时,我先提示学生注意“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面发展”这一历史结论,然后让学生阅读引言后概括列出基本史实,再引导学生分析基本史实与历史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这就把观点和史实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依据具体史实,概括出基本观点的能力。学习第三章时,我

6、从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入手,寻找事实之间联系的纽带,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维也纳会议等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受到动摇;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如此归纳使学生对维也纳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又如,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工业革命——各国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列强侵略扩张——亚洲革命风暴的形成等,都可以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联系,把分散的知识归结成整体。学习第四章时,我让学生阅读引言,再从引言中提炼出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重新瓜分世界

7、及其矛盾、民族**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第二国际、列宁主义诞生、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纳概括出三条主要线索: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国际关系新变化;②民族**运动的高涨;③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使学生学到了分析归纳和概括的基本方法。当然归纳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视具体问题具体确定。总之,借助于引言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