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ID:23850259

大小:74.7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1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_第1页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_第2页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_第3页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_第4页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提要]苏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依然存在三个制约因素:一是从业人口不断减少;二是农村经营土地不断减少;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关键词:苏州;现代农业;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5月23日苏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全面确立城乡一体发展导向,坚持“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保持了江南鱼米之乡的

2、特色和底蕴,取得了“发展水准高、科技含量高、服务水平高、综合效益高”的显著成效。一、总体情况(一)农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苏州按照《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认真落实“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规划,基本形成优质水稻、特种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和规模畜禽等主导产业发展格局。2011年,粮食总播种面积232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8万亩,单产达到604公斤,创出历史新高。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池塘面积62万亩、湖河养殖55万亩),实现渔业产值80亿元。园艺面积74万亩,其中常年菜地面积33万亩(设施蔬菜基地18.4万亩)、果茶面积19.5万亩、花

3、木16.7万亩、蚕桑面积4.8万亩;生态林地面积173.4万亩;出栏生猪118万头、家禽4,000万羽、存栏奶牛2.3万头。全市高效农(渔)业面积总计187万亩,占种养面积55%,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57元。(二)农业生产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70%。农业园区化发展不断提速,已基本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个、千亩示范区70个,总面积达49万亩,“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被命名为国家

4、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常熟市农业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太仓、昆山、相城等3个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质量品牌农业取得新的突破,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63.69%以上,“三品”总数1,259只,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77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6%,苏州及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先后通过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考核验收。(三)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

5、龙头企业122家,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元。健全农产品储运保鲜、冷链物流、展示展销、安全质量监测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股份合作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3,043家,入社农户占比达到92%。注重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和配送中心,鼓励开展“农超对接”,总结推广张家港“梁丰”、常熟“海明”、太仓“绿润”、昆山“玉叶”、吴江“众诚”等营销模式,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基地、合作社或农户,加快解决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功

6、能,建成各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150多家,年接待游客数量上千万人次,2010年实现直接收入超过17亿元。(四)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森林资源总量迅速增长,绿地林地面积达到173.4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23.7%。太湖、阳澄湖沿线1公里范围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2.6%、20.1%,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率先启动湿地立法工作,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恢复环太湖、阳澄湖生态湿地6.5万余亩,建成太湖湿地公园等7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年均下降5个百分点,生物农药使用上升到41.4%,

7、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8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循环农业建设有效开展,推广了“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了一批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工程、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5个县级市已全部通过省“生态农业市”验收评估。二、苏州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苏州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主要取得的成效归为以下方面:(一)坚持“四生”功能定位,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地位。苏州市实施“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把现代农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不可替代产业和生命产业,作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8、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农业功能定位,坚持多功能拓展,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四生”并举,在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功能的同时,更加彰显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