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

ID:23852005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_第1页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_第2页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_第3页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_第4页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一、低冲击开发(LID)模式的构建(一)LID发展背景随着城镇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济南的7-18暴雨事件(图1)等,导致城市道路被水浸,交通几乎瘫痪,城市雨水排放模式的改善受到高度的关注,结合实际案例的推敲与总结,构建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表1)。(二)LID优点1.LID定义LID是一种生态化的土地开发(或再开发)技术,它将雨水管理尽可能地模拟成自然状态下的排放,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小规模的、分散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同属综合利用入渗、

2、过滤、蒸发和蓄流等多项技术手段来减少径流排水量,控制暴雨所带来的径流和污染问题。2.LID与传统的对比相比于传统的雨水管理技术,LID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环境效益(表2)。二、低冲击开发(LID)技术的应用(一)LID技术体系LID技术体系(表2)包含两种措施,即非结构性措施和结构性措施。其中,所谓结构性措施就是通过小型落地辅助设施将雨水回收利用起来,雨水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渗漏、过滤、存储、收集、处理、存储等手段。1.雨水滞留系统当径流较大时,LID雨水滞留系统主要通过降低流速、延长汇集时间、延迟峰流量等技术措施来降低洪峰流

3、量,通常以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草沟、绿色屋顶的形式存在。2.雨水渗透系统透水性路面(图2)是通常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使得暴雨径流能够很快地渗入下一层的土壤中,从而减少雨水的流失以及河流污染问题。渗透管渠:作为雨水渗透设施,对于材料和管径坡度的进行十分严格的设设计,这样可以提高渗透管内的流速,避免沉积物在管道内聚集,通过水体的自重来缓解其他设计和造价的供应。渗透井:主要包括集水渗透井和渗透溢流井,前者指具有汇集雨水口和雨水下渗功能,后者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向外溢流雨水的作用。3.雨水贮存系统屋面蓄水池:屋面蓄水系

4、统的两种存在形式:单体建筑物的分散式系统和小区的集中系统,流程包括集水区一输水系统一过滤系统一储存系统一配水系统,需要时还可与储水池相连。地面蓄水池:在已有的天然池塘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工程技术处理,形成地面蓄水池,也可以在现有地块的基础上,人工开凿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可以在地表加入砾石材料,使雨水暂时储存在砾石间,在减少降雨径流的同时,还能通过自然渗透回补地下水,减少水体流失。(二)LID技术应用与创新1.LID园林景观设计运用LID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全新理念,在环境景观设计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充分利用园林景观的观赏性的同时

5、挖掘其隐藏的生态手段,例如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草沟、树盒、过滤带、蓄水池等多方面的LID技术措施,结合相应的景观构筑物的设计,从每个环节中利用现有的资源体系,结合植物的自身的净化特点与多样性特征,使园林绿地在美观的同时还具备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功能。2.LID建筑单体运用单体建筑作为构成整个城市运作的实体单元,在对城市雨水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筑的外表面(通常指屋顶及立面)是雨水的主要接受面。其中,建筑屋顶尤为重要,它是降雨过程中与雨水垂直交接的主要界面,可通过屋顶花园以及相关的储存材料来达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6、。同时,雨水在屋顶形成径流的过程当中,溶解出屋顶中沉淀的许多污染物,使屋顶雨水成为了重要面源的污染源之一,在雨水管理过程中可将单栋建筑作为一个循环单元,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3.LID城市居住区运用通过对居住区进行场地的功能划分、确定不同材料所具有的自然特点不同,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居住区作为人群聚集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量单栋建筑的聚集地,对城市雨水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组图3)。在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过程中,通过对居住区雨水生成的源头以及住区径流排放的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居住区内部宜人的绿地景观(包括建筑周边绿化、宅

7、间绿地、组团绿地、综合绿地等),将雨洪管理景观设施与居住区景观设计整合于一体。三、LID技术案例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示范区(一)光明新区LID技术的具体运用201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被确立为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示范区,对于低冲击技术的运用及绿色城市的营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1.规划先导总体规划层面基于LID技术及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确立三方面的实践项目:公共绿色建筑、市政排水道路及公园绿地项目。涉及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湿地、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应用。2.完善新区生态环境基础_严格控制新区河道蓝线以及

8、水生系统修护深圳市光明新区(约150平方公里)在原有生态保护线的调整优化基础上(约83平方公里,超过全区面积的50%),划定全区河道蓝线(组图5),全面保护区内山一水环境、湿地、低洼地等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3.技术示范项目引导详细规划层面实施落地,照新区管委会所编制的《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规划》、《启动区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