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

ID:23861098

大小:247.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1-11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_第1页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_第2页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_第3页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_第4页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融学》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金融学》适用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辅导教材:《金融学》 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复习要点: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与Currency2.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1.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foreignexchange,exchange)。2.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是他

2、们国家的“外汇”。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2.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1.种种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币

3、,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2.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1.效率;2.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人们无不承

4、认交易对象都有价值,但什么是价值,则有种种理论解释;而对价格如何表现价值,也即价格形成的规律,同样有种种理论解释。523.价值、价格,这是经济学里面的一大门学问。货币购买力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2.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二、交易的媒介和转移价值的手段1.它们有流通手段、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等名称,是正在流通着的、现实的货币。2.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首先就是指对它们的需求:MD=PQ/V3.货币流通速度V,实际是一个比值:PQ:MD三、保存价值的手段1.积累和保

5、存价值,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必然要求;货币是实现要求的必然手段之一。2.保存价值的贵金属形态;保存价值的现代货币形态。它们的异同。3.积累和保存价值必须以现实的货币进行,用于这方面的货币构成货币需求的另一部分。4.但它们是不流通的货币。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任何界说,都不可能是绝对全面的任何概念、范畴的界说,都不可能是惟一的、绝对全面的;从而不可能彻底地“排他”。第六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1.有史以来,各个国家都力图建立符合自己政策目标的货币制度。2.由国家成文法、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以及行业公约、惯例所规

6、范的有关货币的方方面面,是一国的货币制度、货币体系。货币制度的构成1.货币单位的确定:“名”与“值”;——本币(本位币)和辅币;2.对钞票发行和存款货币创造的管理;3.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无限法定支付能力和有无限法定支付能力;4.其他,如实名制、反洗钱等规定。第七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1.对货币制度作出国际性的安排时,则是国际货币体系问题。2.国际货币体系指多种范围,如有涉及所有主要国家的;有涉及某一地区的;有仅涉及双边或有限多边的;有多种层次,从某些方面的协调直至建立超国界的地区统一币制

7、。国际货币体系举要1.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a.美元与黄金挂钩;b.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2.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后的浮动汇率制与盯住汇率制。3.货币局制度;“美元化”。4.欧元。52货币制度与主权货币制度的独立性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两者关系密切;分析国际关系中的货币制度时,这个问题必须特别予以关注。第二章 信用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什么是信用1.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借贷行为的集合。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2.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

8、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1.逻辑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2.信用与货币,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货币借贷。3.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导出谁应成为谁的前提条件。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一、债权债务关系覆盖整个经济生活1.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时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收大于支——盈余;收不抵支——赤字。2.任何货币盈余或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