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ID:2386347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1页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2页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3页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4页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导读: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县域层面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讨论由来已久,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前人的研究大多从和省级分权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省以下县的分权对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文中采用2000-2003、2003-2006两个时期近两千个县的数据,用面板的固定效应做计量回归。得出了从支出分权角度全国范围内不显著,区域看东部抑制经济增长,从收入分权角度,均抑制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影响  分税制改革将要二十年之际,回

2、顾中国财政分权的历程,以及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有作用的。分税制改革对于中国经济,似乎是锦上添花,对当时紧张的财政来说,必定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学术界对分税制改革的讨论和研究从未中断过,学者们对于分税制改革的极大热情,不仅因为其是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还因为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财税体制不断的调整,理论界对财政分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分歧。  “县乃国之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单元。中国两千八百多个县以及县级市的发展决定了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县

3、域的面积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额的百分之六十八,“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本文从县域经济分权的角度,研究财政分权的理由。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县和省级以下经济体之间的财政分权效应。由于分税制改革,规定了和省之间的税收分成比例,所以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和省之间的分权对各个省经济的推动作用或者省之间公共品的供给。而省级以下政府财政收入的划分没有政策做出强制规定,由各个省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一般来说,主要是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了和下级政府的税收

4、分成比例,下级政府保留部分的讨价还价权力。这样的分配模式不仅使得各个地区之间地方政府财权形成差异,而且这种不规范不固定的模式,使得财权由县向市,由市向省集中,而事权却又层层下放,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使得县级政府财政日益困难,不能有效的履行公共品支出的职能。所以本文采用县级数据,是希望从基层政府的视角,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县域经济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匮乏,数据缺失等理由造成数据质量不高,缺乏上级对各个县之间的转移支付以及县的预算外收入等数据使得不能多角度、更深入的研究县域的财政分权理由。  一、文献综述 

5、 Hayek于1945指出,地方政府相对于政府,能更准确获得地方资讯,做出较优的决策。Stigler在1957提出了最优分权理论,在其发表的《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范围》主要思想是,民众有权选择公共品以及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规模,而地方政府由于更接近选民,相比于政府更提供满足所辖区域公众偏好的公共品。在文中虽然肯定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但是并没有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他认为政府在解决区域间协调发展和地方政府之间摩擦等宏观的理由时更有优势。Oates于1972年在《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分权定理”。书中论证了公共品以及公共

6、服务分散决策的效率。即假设提供的公共品总量以及成本相同,相比之下,地区之间提供不同的公共品使得所辖区域居民分别达到帕累托最优,以及在每一个区域提供同质等量的公共品使得整体达到最优,前者比后者总体福利要高或者至少不低于后者。Oates认为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由于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拥有比政府更多关于公共品偏好的信息。他是从信息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和Stigler的观点保持一致。在其后1999年的研究中,他进一步说明,如果政府具有和地方政府一样多的信息,且政府能根据不同偏好在各地提供异质的公共品,同样可以获得公共品有效率提

7、供的结果。但是这个前提假设不成立,所以分散化决策的财政分权还是得到了支持。  对于具有中国特点的财政分权,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以及公共品的供给是有积极的作用的。Lin和Liu(2000)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人均GDP的影响,认为分税制改革前财政分权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其用边际分成率来度量财政分权。沈坤荣和付文林(2005)区分预算内外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预算内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计量上正向显著,但是预算外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张晏(2005)采用多种分权指标来度量财政分权,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分

8、区域考察,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Schleifer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it是制约变量,包括税负(Tex)、所有制(Oiddle、iddle和W中国式财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