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ID:2387065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增加了对学生权利义务的规定,这反映了国家和高校管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走向现代文明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同时这也表明高校管理工作在大学生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目前高校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权利、义务观认识的状况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对此提出相应的思考建议,以便为学校正确地片大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教育提供参考。关键词:大学生;权利;义务;教育一、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作为国家授予特定职责和管理自主权的机构,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

2、高校与学生之间是具有双重法律关系的主体。首先,高校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次,高校与学生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是,无论是什么法律关系,都不能剥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既享有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又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作为受教育者应享有的特殊的法定权利。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就是维护大学生的利益,保障他们正常完成学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使高校本身得以存续。二、现阶段大学生对权利义务观认识的问题1、对权利认识具有自利倾向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公民,大学

3、生不仅享有一般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也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出台,大大加强了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当代大学生权利义务观的主流是好的,面对自身的基本权益,权利意识都很强,但是也应该看到一部分大学生在权利义务观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对于这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正常的主张正是大学生权利观意识化的表现,是大学生权利的正当回归。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面对自身利益的不合理“诉求’,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感情色彩占了理性成分的上风,

4、用自己内心确认的道德观念去评价是否公正,用自己的标准调整道德和法律底线。2、对义务认识的缺失  大学生对待权利和义务的不同态度让人担忧,对权利内容了解得透之又透,对应尽义务的认识肤浅,该缴的费用不缴,能拖则拖,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义务观,头脑中缺乏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意识,认为享受权利是理所当然的,负责任是社会和学校的事,尽个人义务是傻瓜,甚至认为校纪校规妨碍了个人自由和权利。  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偏差不仅是学校的头痛事,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一是学生本着国家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人性化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违反校纪

5、校规甚至法律的现象严重;二是高校的管理成本和风险日益增加,正常的办学秩序受到影响,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责任意识和社会协调能力欠缺,难以及时适应法治社会和责任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三、权利与义务的一体性1、高校与大学生都应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一体性  作为社会人和国家公民的大学生,应该享有各项法定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社会责任,这是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所决定的。在学校,你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违反校规而随便给予开除;大学生有自由选择是否住校的权利,学校不能以方便集中管理为由禁止学生到校外租房;大学生有达到婚龄选择自由结婚的权利,学

6、校不能以结婚妨碍他人和影响学业为由禁止在校学生结婚,校方不能因学生在校期间有严重不道德行为而开除学生或勒令退学等等。同时你也有义务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等等。2、进一步完善高校法制教育  第一、法制教育的完善,需要学校改变过去那种思维定式,认为法制教育只是法律基础课堂传授的传统认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上。第二、高校应让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感受到法律课堂不再是一种“额外负担”,而是一门对一个人一生都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课程,是造

7、就社会人才的需要。第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单纯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平等交流,改灌输式为交流式。2006年秋季新学年伊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在全国普通高校新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正式使用。教材中的法律基础部分,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主线,概括介绍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线索清晰,内容丰富,深浅适度,在大学生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转变高校德育模式,以德育增强大学生权利义务意识  道德与法律有密切的关系,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特别是在私权领域,道德约束功能要远大于法律。我国新《普通高

8、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了高校育人功能,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在高校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在2005年3月25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总则》中增写了“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