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ID:23877292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1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_第1页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_第2页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_第3页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_第4页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导读:《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是一篇关于叙述者和酒楼方面的论文开题模板,适用于本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阅读参考借鉴,希望对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启到帮助。关键词:叙事第一人称叙述者抒情主体 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1003-854X(2013)12-0102-05一《酒楼上》主要故事情节简单.我到离故乡很近的S城,心情很荒凉.于是来到记忆中的酒楼(是物是人非)一边看着雪景一边独酌.这时,偶遇从前的窗吕纬甫.然后通过吕纬甫独白的形式开始讲述其失意境遇.李长《鲁迅批判》中将《酒楼上》和《孤独者》置为形式功的典型,利用一个人

2、的独白,述说一个人的经历,结果往往落入单调,更不惜用种种花样,引出主人公吕纬甫的谈话①.他认为文本中对吕纬甫喝酒、点烟等的描写,以及窗外的景物描写,都是为避免长篇独白引起的单调而插入的.竹内也认为:‘我’只是一个听众,从吕纬甫出场后没有行动,我只是引出吕纬甫,这一点成为破坏作品完整的一个缺陷.②李长和竹内质疑的正是作品的叙事结构,他们的观察和质疑很有道理.《酒楼上》以吕纬甫讲述的两个故事构成了说的主体,一个是受母命托回故乡为三岁死去的弟弟迁坟的故事一个是他为了给顺姑送剪绒花的故事.吕纬甫的讲述近乎于自白、自惭和自辩的陈述.他讲述自分别后的这些年,模模糊糊,随波逐流地做些无聊的事.此

3、次,奉母回乡完成的两件事也以没有结果收场,亡弟的坟空空也,当年美丽的邻家女孩顺姑也不幸早逝,似乎是对吕纬甫最后一点寄托情的嘲讽和消解.吕纬甫的讲述中,一个颓唐消沉、失去意志、穷途没落的知识分子形象被展示出来.《酒楼上》也一直被阐释为批评启蒙知识分子的软弱、妥协和落伍的文本.但这一阐释全然忽略了叙述的另一个层次叙述者我这一层次的意义.我这位沉默克制的旁观者和叙述者,给作品提供了某种叙述的视角和叙述的语调.一个楼上的冷眼,或韩南对鲁迅第一人称叙事的洞察,这一刻意冷漠的叙述者我使作品避免了流于廉价的感情宣泄.这样的视角和语调修辞学上固然也重要.但是,《酒楼上》中的第一人称叙事显然不于《孔

4、乙》中的我.叙事学上,《酒楼上》属于介入型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我兼具叙事功能和人物角色功能.而且文本中,反映我以及与我相关的篇幅不少,大量的话语叙事中的内心语言成分直接指向我作为一个重要意义形式要素的存.显然,仅从吕纬甫形象来出发的解读是单一和不够充分的,这一解读受到了时代的诗学形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等的局限.近年来,叙事学角度研究成为了鲁迅说研究的热点,海外以韩南和安敏成,国内以吴晓东、汪晖和王富仁等的研究为代表.其中《酒楼上》尤其是受到关注的一篇作品.西方叙事学对和文本的辨析日趋精细,将作品从写作到解读的符号学交际模式细分为:真实隐含的叙述者被叙述者隐含的读者真实读者.据此,《酒

5、楼上》的叙事结构以表示为:真实隐含叙述者我被叙述者(吕纬甫)被吕纬甫叙述的人物和事件(阿顺等)……由此见,吕纬甫讲述的故事便被置于叙事者我的讲述这一更大的叙事框架中.吕纬甫的故事便成为以我为中介的故事,一个具有复杂的心灵、内省的能力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来叙述一个他者的悲剧故事.这种双重结构的意义于,吕纬甫的讲述不仅呈现他的主体,吕纬甫讲述的故事经过了叙事者我的再度转述,也呈现出我的主观世界.林毓生认为《酒楼上》透露出了鲁迅反传统和怀旧间的矛盾和复杂的意识,即显示层次上的全盘反传统,和隐示的意识层次上献身于中国知识和道德的传统价值间,产生了真正的思想上的紧张③.但是他论证上,跳过叙事学分

6、析,主要依据周作人提供的资料,将吕纬甫与鲁迅等起来,鲁迅借助吕纬甫的语言和世界来明确表示他自的意识,留下了争议的空间.吴晓东借鉴叙事学分析,将两种意识的张力与我和吕纬甫间的对话关系对应起来,认为这种对话和潜对话关系是说最重要的内的结构性关系,是一种形式化的要素,吕纬甫个人化记忆以及他故事中的渴望和诗意说中面临的是启蒙主义的宏大叙事的压迫,其存的合法性时又是被说叙事者‘我’甚至被吕纬甫自深刻质疑的.这种质疑,除了体现着主流话语与边缘话语间的冲突与潜的对抗外,也体现了鲁迅自反性的思维习惯④.从本质上来看,将我和吕纬甫看作对抗的关系这种分析仍然没有摆脱以往话语性分析的窠臼.这种分析倾向被

7、有些研究者简单化为代表革新立场的我对代表妥协落后立场的吕纬甫的否定和批评.但是,从文本细读来看,果说第一人称叙事者我作为吕纬甫的对话对象,或更准确地说作为潜的语用预设,或者我持有某种立场,这种对话关系及持立场不是话语明示的,更多的是通过语调、情绪、意象描写暗示的.也正是为此,我也许有立场,我和吕纬甫有着某种对话和对抗关系,但是这一立场和对话关系更多的是隐含的,也是复杂的,甚至是悖论性的.仅仅从我和吕纬甫的对话关系中,不能把握我这一叙述层次形式的全部意义.我的思想世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