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ID:23886745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_第1页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_第2页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_第3页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_第4页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鲜明的市场化趋势,相应地财政呈现出鲜明的公共化趋势。经济市场化与财政公共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和稳定取得巨大进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同时也为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奠定了基础。为此,回顾20多年来财政改革所呈现的趋势,分析其对构建公共财政的意义,对于今后的财政工作将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财政改革 公共财政 公共化 分税制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在我国初步搭起了能够较好

2、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而这种体制框架符合公共财政的方向要求。为此,总结1994年前后财政改革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1994年前的财政改革:“分灶吃饭”体制  1980年,中国选取财政分配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向地方下放财权,改变“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灶吃饭”  财政改革的公共化历程探究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呈

3、现出鲜明的市场化趋势,相应地财政呈现出鲜明的公共化趋势。经济市场化与财政公共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和稳定取得巨大进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同时也为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奠定了基础。为此,回顾20多年来财政改革所呈现的趋势,分析其对构建公共财政的意义,对于今后的财政工作将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财政改革 公共财政 公共化 分税制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在我国初步搭起了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而这种体制

4、框架符合公共财政的方向要求。为此,总结1994年前后财政改革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1994年前的财政改革:“分灶吃饭”体制  1980年,中国选取财政分配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向地方下放财权,改变“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灶吃饭”体制。这是传统体制开始向新体制渐变的财政分水岭。1985年,在第二步利改税基础上,将“分灶吃饭”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

5、分级包干”,即按照税种和企业隶属关系,确定中央、地方各自的固定收入,另有共享收入;支出仍按隶属关系划分。这时已有“分税制”的概念和讨论,但体制的实质仍是渐进过程中的财政包干制。1988年,在1985年体制的基础上,对收入比重较大的17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等几种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简称“地方包干”。这使中国渐进改革中的企业包干加上财政包干,形成了包干制的“鼎盛时期”。  实行“分灶吃饭”之后,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扩大企业留利和更新改造

6、资金规模。经过80年代初的利润留成,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1987年后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以及90年代后逐步树立“税利分流”方向,形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思路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方针,在扩大企业财权之后,又将生产经营者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逐渐引上轨道。(2)改革税制。初步形成了复合税制,适应市场取向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使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生活方面的作用大大加强。(3)改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80年代曾有“拨改贷”的探索,并在一些建设项目中试行投资包干办法和对工程进行招标

7、、投标承包的经济责任制。从1988年开始,对中央级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基金制办法。90年代,终于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接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合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制度。(4)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与财务制度,强化支出约束机制。从1980年开始,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办法,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对有收入和经济偿还能力的文教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周转金制度,并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度。  普遍实行的“分灶吃饭”框架内的财政包干制,尽管有以上进展,但直至实行“分税制”改革前,都没能够跳出传统体制把企业禁锢于“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关系

8、之中的基本格局,也未找到处理中央、地方关系的比较合理、稳定、规范的形式,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停留于这种体制,深化改革将遇到无法逾越的阻碍,因此必须跳出行政性分权思路,寻求实质性推进改革的新方向。  二、1994年后的财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