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ID:23891493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耕作方式:1、就生产工具而言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原始社会)→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以来)2、就生产技术而言的耕作方式:原始粗放(原始社会)→精耕细作(春秋战国以来)3、就经营方式而言的耕作方式:集体耕作(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个体农耕(封建社会)△实现由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变的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二、

2、农业生产工具和农用动力的进步:1、木器、石器和骨器: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2、青铜农具: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但是数量很少3、铁制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并逐渐推广普及4、牛耕:出现于春秋,推广于战国,普及于西汉5、铁犁:战国时出现并推广;西汉发明了犁壁,牛耕得以普及;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6、灌溉工具:桔槔和辘轳(春秋战国)、翻车(三国马钧改进)、筒车(自动提水,唐朝发明)7、农用动力:人力(战国以前)→畜力(战国出现牛耕,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自然力(唐朝出现筒车)三、水利工程:

3、水利工程兴修时间主持者地理位置作用芍陂春秋楚相孙叔敖淮河流域2500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都江堰战国秦国蜀守李冰岷江流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郑国渠战国韩国水工郑国关中平原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坎儿井西汉西域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与长城、大运河齐名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井田制的兴衰:出现于商朝→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井田制的性质和实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实质)3、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

4、: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4、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改革税制——推动土地所有制出现变法——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起源与农作物分布:多元交汇,北粟南稻2

5、、主要生产工具、农用动力和生产技术:铁犁牛耕,精耕细作3、主要经营方式、分工、产品出路:个体农耕(又称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产业结构:种植业与家庭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主5、土地所有制:从井田制到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的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处境:比较稳定,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比较辛苦和脆弱第二讲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一、冶金业:1、青铜冶铸业:①繁荣时期:商周②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数量多、品种全、造型生动、技艺精湛2、冶铁业:①冶铁技术:生铁、块炼钢(春秋)

6、→灌钢法(南北朝)②冶铁燃料用煤冶铁:开始于汉朝→普遍于北宋用焦碳冶铁:开始于南宋→流行于明朝二、纺织业:1、汉代因丝绸远销欧洲而获得的称号:丝国2、唐朝出现的使丝织品更加具有神韵的技艺:缂丝3、元朝革新棉纺织技术,推动棉纺织业发展的人:黄道婆4、元明时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松江5、棉布取代丝、麻、毛而成为主要衣料的时间:明朝后期三、制瓷业:1、东汉时烧出青瓷2、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3、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国新象征4、宋朝时,景德镇成为瓷都5、元朝时,中国进入彩瓷生产

7、时期并烧出青花瓷、釉里红6、明朝时,烧出斗彩和五彩瓷7、清朝时,烧出粉彩、珐琅彩四、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地位的变化:明朝中期前后----------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五、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整体地位:手工业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但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

8、欧亚非。2、发展趋势: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密,重心逐渐南移3、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并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①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技术落后,生产分散。②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入市场,产生不计成本,缺乏活力,明中期以前占主导地位。③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兴起,产品进入市场,明代中后期居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历史局限:明清时期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