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ID:23895162

大小:21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云南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转移能力、创新支撑能力与产出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词:灰色关联;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1引言近年来,云南经济高速发展,但与其他地区相比,绝对差距仍在扩大,而产生差距的根本,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科技创新能力是云南省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云南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云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贯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

2、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云南逐年加大了科技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其中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尤为迅速。然而,在投入增长的过程中,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投入产出效益偏低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明晰云南技术创新系统中各相关因素对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程度以科学配置创新资源,将是一个值得着力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在参照了以往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2006-2011年的技术创新面板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以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综合关联度为量度指标,对影响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识别云南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3、因素,进而对云南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相应的对策及建议。2文献综述科技创新是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鉴于科技创新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许多学者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证分析。李倩等(2010)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选的八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李倩,赵立雨,师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2).赵全超和王举颖(2013)在分析城市创新系统层次结构和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构建

4、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AHP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赵全超和王举颖.基于组合赋权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观察,2013(09).王海宏(2013)根据2001~2011年南京市技术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实证测算南京市技术创新效率,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考察4个创新投入要素对南京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力。王海宏.基于DEA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南京市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理论与算法,2013(19).毕亮亮(2008)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对

5、象,选用因子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16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与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前景进行判断。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J].经济地理,2008(06).王章豹(2005)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按照五个原则和三个模块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王章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

6、国科技论坛,2005(02).唐炎钊(2004)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问题,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用此模型对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唐炎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200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02).刘伟等(2010)选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样本,对各省市高校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后,发现中国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一般都较高,西部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而中部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居于二者之间。刘

7、伟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06).毛才盛(2013)从共生理论出发,定性分析大学科技园多种产业共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关键因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多种产业间的合作共生与竞争等;采用定量化研究手段,探究大学科技园集群共生模式下创新能力与4个关键因子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毛才盛.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学科技园集群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1).李柏洲,苏屹(2012)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

8、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