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

ID:23896976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_第1页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_第2页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_第3页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_第4页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能效标识制度:国家使命,十年初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本刊记者于昊2015年的春夏之交,在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之际,《电器》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4号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程采访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参与者、十年历程的亲历者、能效标识制度施行十年的执行机构管理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与多年前记者来到这里听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宣贯会时相比,中标院办公楼外的绿树繁茂了许多。李爱仙亲历的能效标识制度,也在这十年的光阴中如一颗树苗,变成了挺拔而枝繁叶茂的大树。李爱仙说,承载着国家使命的能效标识制度,用十年的时间初见成效,也将用很多的十年来继续成长,将这

2、项利国、惠民的制度长久而健康地实施下去。使命与决心对于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前后所经历的一切,李爱仙都历历在目。她感慨称:“十年前能效标识制度能够实施起来,实在是非常难得。”李爱仙所说的难得,在于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决心、家电企业的配合和效率,还有摸索出来的实施规则。李爱仙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中国的能效标准,而能效标识制度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大约从1999年就开始酝酿了。“中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在研究并实施这一制度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均有为消费者提示能效的信息标识,对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性能以及引导绿色消费有很大帮助。从那时起,我们

3、就在研究发达国家是如何建立和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能效标识制度开始酝酿。”据李爱仙回忆,政府部门的支持就是从世纪之交开始显现的。能效标识制度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这两个节能和质量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此后中标院与政府部门、家电协会及企业等相关机构一起,研究这项制度的体系,邀请了欧美的国际专家来帮助设计制度,还委托了高层次的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进行了专门的社会调研。实际上,早在2002初年能效标识制度的总体方案就有了雏形,标识样式也基本明确,用相对直观的不同颜色的条状标识来呈现。”此后二年多,围绕着制度建设的各种问题与分歧

4、层出不穷,李爱仙感慨说:“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讨论问题。”据介绍,在制度设计期间,制度设计的方向主要是几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实施能效标识?标识是自愿性的还是强制性的?标识上需放置哪些信息?标识信息由谁负责?标识由谁发布?如何粘贴?谁负责产品测试?进行测试的实验室需要何种资质?如何监督?如何使消费者确信标识是可靠的?标识能否为能效标准提升铺平道路?由哪些机构建立和管理标识?李爱仙评价称:“当年考虑这些问题时,主要是在考量如何保证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能够让制度顺利实施,企业接受起来更容易。事实证明,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过程在涉及了制度层面、标准层面、实施规则层面和管理办法层面的复杂

5、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甚至还有超前性的,现在看来也完全符合当今政府转变职能服务市场的要求。”2004年8月,经过多方协调,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及各方面完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于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中标院作为授权机构将为半年之后能效标识制度的正式实施进行工作。磨合中成长《电器》记者对于2004年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出台时对业界的震动还记忆犹新。冰箱及空调产业界并非对能效标准有何争议,而是对于实施细则不敢怠慢。对此,李爱仙评价说:“国际上任何一项强制措施的出台都一定会引起争议,其实当时政府、企业及市场这三方面对于用能效标

6、识制度来推动节能产品的发展是基本赞成的,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施顺畅等层面。”“当时我们开了无数次的会来讨论,到许多企业座谈听取意见,最终为了让能效标识制度尽快实施,我们决定采取企业自我检测、声明,授权机构备案核验的实施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存在着能效虚标的风险,但从总体来说,是将节能产品的管理交给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的自主性,从而尽快推动能效标识制度有效实施的好办法。”李爱仙表示,“这是中国在当时形势下,探索和实践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节能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是政府转变节能管理方式的有益实践。”与企业自我申明及备案办法迅速令企业接受相比,从管理办法发布到正式实施仅有

7、半年时间,给当时的空调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2005年3月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时,正是空调行业2005冷年销售旺季备货的关键时期,渠道库存没有能效标识的问题迎面而来。李爱仙感慨称:“回想起来,当时确实在标识实施之初是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工作量巨大,问题也多,我们只有边实施边发现问题边完善制度。”此后,类似于给予空调企业约6个月的政策缓冲期、下发加强监管通知、备案方式由纸质逐步变为网上备案等相关规则的改变或添加,均是在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之后,逐步磨合实践而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