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

ID:2389793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_第1页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_第2页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_第3页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_第4页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许宁,薛学义,曹林升,魏勇摘要:目的对比评价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23例尿道下裂患者随机分为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63例)和阴囊纵隔皮瓣法组(6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阴囊纵隔皮瓣法组(P<0.05)。随访1-14个月,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治愈率高于阴囊纵隔皮瓣法组(P<0.05),尿瘘的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2、>0.05)。结论横行带蒂包皮瓣法虽稍复杂,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若包皮发育符合要求,可优先考虑采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横行带蒂包皮瓣法;阴囊纵隔皮瓣法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其手术治疗方法多达200余种。国内比较常用的是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自2002年3月至2006年2月我院应用这两种方法治疗尿道下裂123例,现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3例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27岁,平均(6.58±5.22)岁,尿道缺损长度(以术中充分伸直阴茎后

3、测量为准)2.5-8cm,平均(4.58±1.47)cm。其中阴茎型74例,阴茎阴囊型44例,阴囊型5例。均为首次手术,伴有阴茎下曲,包皮充裕,阴囊发育良好。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63例,年龄(6.73±5.57)岁,尿道缺损长度(4.75±1.43)cm,其中阴茎型36例,阴茎阴囊型25例,阴囊型2例。阴囊纵隔皮瓣法组60例,平均(6.43±4.88)岁,尿道缺损长度(4.39±1.93)cm,其中阴茎型38例,阴茎阴囊型19例,阴囊型3例。两组间比较年龄、尿道下裂分型及尿道短缺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1.2统计内容和方法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尿道下裂分型、尿道短缺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瘘、尿道狭窄等)的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设定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3例患者随访1-14个月,平均6.3个月。在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的63例中,治愈57例(90.5%),平均手术时间(155.5±15.3)min,术后发生尿瘘3例(4.8%),尿道狭窄2例(3.2%),其他并发症(尿道憩室)1例(1.5%)。在应用阴囊纵隔皮瓣法

5、的60例中,平均手术时间(127.5±13.8)min,治愈45例(75.0%),术后发生尿瘘10例(16.7%),尿道狭窄2例(3.3%),其他并发症3例(包括尿道毛石形成2例,阴茎残余轻度下曲畸形1例)(5.0%)。所有尿瘘、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均经过再次手术成功,尿道毛石形成2例在膀胱镜下清除成功,阴茎残余轻度下曲畸形1例未作处理。比较两组资料,横行带蒂包皮瓣法手术时间长于阴囊纵隔皮瓣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0.63,P<0.05)。但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治愈率较高,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199,P<0.05);尿瘘的发生

6、率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P<0.05)。两组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尿道下裂治疗无论运用何种手术方法均应达到以下治愈标准:①阴茎下曲完全矫直;②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③阴茎外观接近正常,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1]。包皮内板与阴茎皮肤各有独立的血供:阴茎背浅动、静脉浅层供应阴茎皮肤及包皮外板,阴茎背浅动、静脉深层供应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及包皮内板。两层血管容易分离,包皮内外板交界处血管丰富,适合做带蒂皮瓣。横行带蒂包皮瓣法通过游离皮瓣的蒂部组织,可以形成2-6cm带血管蒂

7、的、血供良好的包皮内板皮管,且远端易于经阴茎头隧道达到正位开口。该法具有设计合理,取材方便,尿液刺激耐受良好,术后阴茎外观佳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尿道下裂的常用方法。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保持了皮瓣的良好血运,皮瓣蒂部无明显张力,皮瓣缝合缘朝向内面,因此皮瓣容易存活,不易形成疤痕狭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4]。阴囊皮肤血供来源于阴囊前动脉和阴囊后动脉,它们分别来自阴部外动脉和阴部内动脉。阴囊前动脉在皮下环附近分为内、外两侧支。内侧支分布于阴囊隔前1/5区及中缝区1/5-2/5区皮肤。外侧支分布于阴囊两侧前2/3皮肤。阴囊后动脉分布于阴

8、囊隔后2/5-5/5区及阴囊中缝区后3/5-4/5皮肤。用阴囊中缝区的皮肤修补尿道下裂,以阴囊隔血管为蒂,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