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

ID:23897955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_第1页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_第2页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_第3页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_第4页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  一、音色的定位  相对于其他许多音乐系统(尤其是西方音乐),对音色的重视几乎可以说就是中国音乐最具特质之所在。器乐类别间同异的分野也基于音色而言,因此,可以说,没有哪个音乐系统是不以音色作为基底特质的。音的本质才是中国音乐所关照的根本焦点,传统音乐的许多特点,都是以这个层次的关照为基底来开展的。①  乐器音色的构成与变化是器乐生命力的根本,丰富的音色表述是音乐演奏中引人入胜的重要手段。琵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件本文由.L.收集整理延续千年的弹拨乐器,就音乐而言,繁复鲜明的多样音色共同构筑了琵琶音乐艺术独具魅力的特质美。  (一)历史上

2、的琵琶音色  我国历代诗词歌赋,不乏对琵琶音色美的描述。代表佳句如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寥寥数字即将琵琶艺术中每一个音的通透清越及音声由点至线的浑然连贯勾勒出来。  琵琶音色具有营造气氛、表达人物情绪与心境的作用。如唐代元稹《琵琶歌》有断弦砉騞层冰裂,短短7个字就体现出琵琶音乐以音色变化而展现出的古代战场征伐之景。清代屈大均《琵琶行赠蒲衣子》一声晖音合清浊。连绵断续转呜咽,又如縆瑟悲匏巴。一激一昂真当泣,哀歌销尽情萌芽②,寥寥数字即将琵琶艺术中音色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突显出来。  此外,据传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署名一素子的琵琶谱手抄本《一素子琵琶谱

3、》,其中就有关于琵琶音色及琵琶各技法得音的记载。③音色方面有轻清之音、应顺之音、徐圆之音,圆顺之音、和顺之音、轻断之音、余韵徐娇之音、正实和鸣之音等;各指法得音方面,有如撮取和合之音、单轮取长圆之音、扫弦取从疾之音、分取和顺之音等。  可以说,为更好地展现音乐,对琵琶音色的探索古来有之。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代表之一,琵琶以其复杂的演奏技巧、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鲜明的艺术魅力,在千年的音乐传承中经久不衰。  (二)现代琵琶艺术中的音色  音色是检验演奏者技艺水平的客观标准之一。琵琶演奏时的每个基本指法,在动作过程中都具有其相应的音色发声。以琵琶右手演奏技法为例,在表现时值较长的音线时,有三

4、种常见技法滚奏、轮指、摇指。音线般的演奏需求导致演奏者对右手各个手指的发音,从音色上必须进行统一或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右手演奏的三种指法都要求音色气息的连绵、匀衡,但由于演奏者生理、心理条件各有差异,致使三种技法又各有其独特韵味,从音色上不能相互替代滚奏音色的清丽、轮指音色的温润、摇指音色的敦厚,技法与音色是琵琶演奏艺术中相辅相成的一环。  就琵琶艺术中音色与音乐表达的人文层面而言,演奏者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及演奏技法的不同组合,为重塑音乐内在形象与精神追求,发出不同含义、不同情感的音色,这是音乐乃至艺术二度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演奏者对琵琶音色的控制和驾驭,将影响音乐作品

5、内涵表述的深浅。林石城先生曾说,要把乐曲演奏好,需把每个基本指法的发音都使达到应有的音响;演奏每个指法都需以发音效果为准,应予以重视。④刘德海先生认为:用什么样情感去宣扬什么样的理念;用什么样音响去抒发什么样情感;用什么样技法制造什么样音响。⑤王范地先生强调技术是围绕音色转,音色是围绕音乐转⑥,将音乐意趣的表达与具体技术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可见,音色是连接技术与音乐的重要媒介。对音色的熟练驾驭是琵琶演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阐发艺术之美的根基。不同的音乐意境,需要不同组合与变化的丰富音色。现代琵琶艺术的发展,对演奏者有了更多处理音色的要求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从音声特质的实践层

6、面获得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  二、琵琶音色的基源  琵琶的琴头、面板、琴背、品、相、琴弦、义甲等各个乐器组成部分,质料和结构形制的组合,既确立了琵琶物质音源上的声音特征,也成为了琵琶演奏探寻多元音色的先决条件。  乐器形制决定与限制了乐器的音色,而演奏者人与器的互动也影响着音色。由于演奏者右手生理构造的天然区别5个长短、力度不同的手指,使其触弦自然发声时,各个手指所发出的音色即有差异。演奏者右手需戴义甲发声,义甲因材质、形制而产生的阴阳刚柔不同,加之演奏者义甲用锋变化,及触弦位置、角度、力度,及触弦的面积和速度变化,均无形中产生出更多的音色选择。此外,左手推拉、吟揉等行腔做韵

7、的演奏技法,使琵琶演奏在音乐的虚实、动静中呈现出更具内在张力的音色变化。  (一)乐器形制与音色  传统琵琶的木质背板,以小叶紫檀木为好,现代多用红木为制作材料。当今琵琶制作的共识,均认为琵琶面板材质取兰考泡桐为最合适。琵琶背部宜圆而厚,以坚木为佳,取其留音也。腹部桐板宜取文理直而匀者,音易透也。⑦可以说,乐器的质料结构,质料纹路、厚薄等,是影响了乐器泛音共振的因素之一。  乐器的发展得益于诸多先辈的探索与创造。尤其20世纪以来,对琵琶形制的改革与创新产生出许多积极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