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ID:23898380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_第1页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_第2页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_第3页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_第4页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气候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态势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部门均会产生重大影响。近20年来,温室气体浓度过高,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变、气象灾害频繁,尤其是重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制约社会、经济、生态发展[1-6]。  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广东省气候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7-8],对广东气候变化做出了有益贡献,但气候变暖对广宁地区产生的影响却很少人研究。该文深入研究了广宁县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应变能力[9],为广宁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决策性依据。  1广宁县气候变化特点  1.1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选用广宁站19512000年逐日气温资料,对50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19512000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总体是上升,气候趋于变暖。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为冷期,上升幅度不明显,并有弱下降的趋势,最高23.8℃,最低22.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后期是上升期,最大24.5℃。  1.2气温距平分析  选用1961199

3、0年气温资料(30年气温平均值是23.1℃)作为气候统计的数据,分析50年气温距平,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气温距平值变化上升趋势比较明显,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后期,气候偏暖,为稳定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基本是负距平,为低温期,最小是1976年的-6℃。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波动较大,是正距平,为持续高温期,1998年出现最大值,广宁气候趋于变暖。  2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广宁县是丘陵地区,随着气候变暖,双季稻、茶树、果树等的种植高度将普遍提高,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大气

4、本文由.L.收集整理环流发生改变,各种天气系统活动更加剧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造成广宁县灾害性天气增加,对农业生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广宁县的干旱持续时间比以往更长,洪涝比历年值偏多1~2次,且强度也相应增强,尤其1998年6月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2.1气温上升,造成农作物减产  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有效积温,其数值相对稳定,如果温度升高,达到作物所需积温的时间相对缩短,相应作物的某个或整个生育期也会缩短[10]。对于玉米和水稻,气温每升高1℃,其生育期平均缩短7~8d,从而导致减产。同时,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变干,土壤有机质的微

5、生物分解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在相同农业栽培技术和方法条件下,必然会造成农作物生育期缩短,从而使农业减产。  2.2高温天气频现,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品种布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温天气明显增加,对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35.0℃的高温,对竹子、甘蔗影响较小;对水稻、沙糖桔、番石榴、蔬菜等大多数农作物影响很大甚至导致死亡。  在品种布局方面,广宁县大部南亚热带地区热量较丰富,水稻两造可种典型迟熟的品种;中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水稻两造只能种植中(迟)熟品种;北部一些高海拔山区,由于热量条件不足,只能种植单季稻。未来气候变

6、暖尤其是冬季变暖,将不利于砂糖桔的花芽分化,适宜种植砂糖桔的地区在逐渐缩小。  2.3干旱频发,农业灌溉成本提高  气温上升,地表蒸发量增加,土壤变干,干旱发生增加。水稻是广宁县主要农业作物,近1年干旱造成严重灾害有3次,占25%。据估算,水分减少1%,灌溉面积将减少>1%,粮食产量也会相应减少[11]。整个水循环过程因为气候变暖而受到影响,蒸发量加大,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也会改变,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稳定性,使农业灌溉成本提高,进行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的费用增大[12]。  2.4气温上升,农作物病虫害加重  已有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害虫对高温具有

7、较强的耐性,夏季高温对其影响不大。同时,害虫的发育速度因为气候变暖而加快,导致繁殖系数增加,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几率增高[13]。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提高,必然导致农药施用量增加,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  3对策  3.1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科学抵御自然灾害  根据气象预报,了解当年及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科学安排农业生产,调整作物布局,顺应气候变化,积极应对,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科学减灾避灾。  3.2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  要减轻自然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不

8、断更新改造老化的农业排灌工程设施,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强化综合防治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