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ID:23909395

大小:13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1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1页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2页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3页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4页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改革的酝酿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结合背景探究改革的必然性由“看图说文”引入课题改革也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二一九法令”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归纳特点分析内容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下令废奴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应用插图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进步与局限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的养育改革延缓了革命到来,但不能消除革命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角度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

3、革的基本情况:改革的酝酿(前奏曲),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核心措施),法令颁布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综合评价)。学习时应结合背景知识,加深理解措施及其影响。本课引言是由文字概述、要言引用、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四部分组成。突出了改革的迫切性和复杂性。新课导入建议:介绍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同时介绍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和俄国杰

4、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指出农奴制的存在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钟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从而引入本课课题: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同时设问:为什么俄国波澜壮阔的斗争没有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

5、彻底摧毁整个封建统治?为什么俄国最终出现了由掌握国家政权的地主阶级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第一目“改革的酝酿”1.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2.改革的焦点问题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亚历山大二世下令成立的负责农奴制改革的组织“农民事务总委员

6、会”,主要由一些高级官吏和大农奴主组成。这些官吏和地主贵族的代表分成好几个派别,有的反对分地给农民,有的主张只允许农民赎一小部分土地。农民不仅要求从农奴身份下解放出来,而且也要求把地主土地无代价地进行分配,并不断斗争。面对农民运动的强大压力,最后政府否决了解放农奴而不给土地的草案。教学建议:以设问──小组讨论──释疑方式,理清各种改革方案的脉络与实质,重点分析、强调改革机构和负责代表的阶级性质,为理解改革内容的具体表现奠定基础。采取“角色扮演”分别代表沙皇政府、农民、封建地主等不同派别。根据各自

7、阶级、阶层利益之本提出辩论的各种方案。第二目“二一九法令”标志: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特点: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长时期、分阶段实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

8、,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分别由不同法令规定。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被地主强占的土地,即所谓“割地”,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在有些地区则达到20~40%。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三、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向政府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