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ID:23910068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_第1页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_第2页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_第3页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_第4页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不能够遵从最基本的诚信道德底线。会计资料信息失真,数据造假等现象不断增多。会计造假一般情况下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分析,会计造假主要变现为会计报表造假以及会计事项造假。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是某些从业人员故意的谎报财务的真实价值,给企业制造出一种获利能力增加的假象,使债权人和股东不能够掌握真实的情况和信息。会计事项造假通常指的是会计从业人员制造虚假项目,从而进行资金盗窃,或者是将企业的资金归为自

2、己所有。会计造假对企业和个人的危害是巨大的。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具体原因,为改善会计造假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会计造假的形式  1.虚增资产  虚增资产主要的特征以及出现的情况时费用资产化、存货不实、固定资产价值虚假以及递延及无形资产摊销不足。费用资产化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企业或单位把需要记录在当期之中的费用记入到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中,使企业或单位所获得的当期的经济运行情况不真实。有的企业不能够及时的摊销需要摊销的资金。把期间费用的支出做为资产。企业通过利用费用资产化的途径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有所提升。存货不实通常指的是由于企业颞部挤压的货物或

3、需要作废的货物不能及时的做常务处理,从而造成存货的数量和价值记录的不真实,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谨慎性原则,致使企业存货价值增加。固定资产价值不实通常指的是企业内没有对技术进步后造成的无形损耗进行财务计算。递延及无形资产应当按时足额摊销指的是企业不能及时处理没有价值或者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把其仍旧作为资产列账,虚增了企业资产。  2.负债不实  负债不实主要包括应付款项高估和预提费用不实两种。应付款项高估指的是企业不能够及时的处理应付款核对工作,普遍出现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应退未退、应付未付款项,导致企业实际应付的债务出现偏高的情况,与财务账面债务不符合。预提费用不实通

4、常情况下指的是企业或单位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调节当期的损益情况。从而造成预提费用程序错乱,影响预提费用在会计科目中的真实性。  二、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1.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主要是指资本运作权和资本所有权的分离。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所有者所具有的资金并不能够全部的由自己来掌控和分配,而是要通过企业来委托别人代替管理运营。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资本所有权和运作权是统一的,无论是资本的所有者和运,其主要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出现多种问题,类似于如何公平的分配利益比例的问题。资本的所有者通常借助对财产的最终拥有权分享全部利益,但是资本运希望能够留

5、下一定比例的利益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自身所得到的利益或回报。  2.监察力度不够  监察力度不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会计监督来来分析,会计工作主要受聘于企业单位,因而使其本身所具备的会计监察功能遭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弱,所以不能够有效的监察单位财务收支的经济活动。第二,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制度的执行管理能力不强,所建立的制度不能够有效的完全执行,从而使工作容易出现漏洞。另外是财务审计的外部监督力量不足,民间审计是审计外部监督力量的主要体现形式,一些民间的审计人员为争取客户,便对顾客做出多种保证和承诺,有些企业为了保证委托人的利益便制造虚假的审计报告。第三

6、,从综合监督方面来分析。物价、财税、审计等监督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出现各自为政情况,因而导致监督工作不不能够顺利的进行。第四,从执法监督方面来分析,虽然当地的有关部门每年都会依法进行检查,但是检查工作没有彻头彻尾,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的问题。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执法力度不够,监管人员松懈,对问题没有做好及时的时候追踪和处理,从而使会计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  3.利益  利益对会计造假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指的是以往的一些做的非常好的企业由于遭受市场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力度的加大而失去了原来所具有的优势,而企业管理人员在维护企业原有的好形象的

7、层面上,采取虚报企业具体产值的行为。甚至有些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主动的引导企业会计造假。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会计造假主要有筹措资金和偷逃税款两个方面。  4.会计人员被动造假  在现今的经济体系之中,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属于从属关系。企业的负责人能够完全领导和管理他们的工作内容。由于这些原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企业管理人的限制。单位的负责人为要达到经济上的利益目标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弄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