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ID:23915046

大小:367.18 KB

页数:98页

时间:2018-11-11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_第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_第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_第3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_第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精品教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概说本单元四篇课文,都属于状物类记叙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的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课文的写法和语言上,可先引导学生熟练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从分析文章描写的对象、描写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写事物的某些特征,领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1.石榴设计思路综述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立意深刻,时代特征鲜明,因此教学时应该适当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

2、爱和向往之情,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本设计侧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逐步发现外在特征和内在感情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要点:1、郭沫若其人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课文所写对象——石榴的特征。3、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一、导入。在打开课本之前,与学生进行轻松的对话,提问他们对于石榴的印象。二、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音义。三、把握作者笔下石榴的特征,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板书设计石榴[夏天的心脏]开花时节:盛夏枝干:如梅有二者之长石榴特点:叶片:如柳而无二者之短美丽、不畏炎阳花:色——深红形——单瓣(陆离)/双瓣(华贵)果实:如金罍作者对石榴的感情:子

3、粒:如透明光嫩的皓齿喜爱、赞美(联系课后练习一、二,并结合书中的彩图分析课文。板书中设置部分填空,让学生根据提示在课文中找出适当词句,讨论完成。)四、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讲述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布置思考题:“在当时那种时局中,郭沫若写石榴,是单纯赞扬它的美丽,还是另有涵义呢?”——也可让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的相关史实背景,据此对作者的立意进行充分、合理的想象。五、再次朗读课文,小组研讨下列思考题,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1、作者为什么喜欢石榴?课文中有说明吗?2、你认为石榴有别的含义吗?阳光与它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为什么作者别的植物不写,独挑了石榴?【通过

4、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此文写作的历史背景,对“夏天”、“阳光”等意象进行点拨,从石榴不惧威压,在烈日下盛放美丽,演幻出充满喜悦的生命变奏曲,可推论出石榴寓含着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鲜红的花朵、饱满的果实意味着蓬勃的生命力,这正是那个时期中国民众所亟需的。这就是作者的立意所在。】六、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1、抓住特征,仔细描绘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进行形象的描绘,还赋予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的品格等。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

5、尾部分简约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者赞美石榴,实际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这是本单元第一篇状物文章,分析时应联系“单元说明”,让学生把握本单元文章的学习目的,引导他们自己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并就此对学生如何写状物的文章进行指导。〗七、拓展延伸。利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知识扩展。当堂讲评,达到巩固的目的。八、小结,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四):写一、两段话,描绘你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方法。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2.海燕设计思路综述这是一篇咏物寄情的散文,体会本文真挚深沉的感情及作者细腻

6、传神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同学们,读了课文,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两幅怎样的画卷?那画面一定美丽动人,那么,用你多彩的笔,去勾勒那绚丽的画卷吧!](二)课上展示学生作品,赞赏学生的创作能力,评出优秀作品。教师和学生合作,将它制成多媒体课件:绝美的背景图下,燕子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儿歌《小燕子》)中时而飞翔(动态效果),时而憩息。生动的画面会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中。教学设计1、儿歌《小燕子》导入新课。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3、扫清字词障碍,通读课文,画出文章两部分

7、的层次。4、学生展示绘画作品,教师评出佳作,课后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5、分析课文第一部分配乐朗诵第一段,学生认真聆听,并观看大屏幕(图一),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讲析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随画面融入那隽妙的春景图画中,去感受燕子动态的飞翔和静态的憩息。6、分析课文第二部分(方法与第一部分相近)小结:1、海燕与故乡的小燕子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2、文章虚实结合,是什么将回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线索——乡愁3、揭示主题。4、分析写作特色。5、齐读第一、八段,在《小燕子》的歌声中结束这一堂课。板书设计海燕遐想回忆(倒叙)春景图故乡小燕子乡愁物→情

8、(对祖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