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ID:23922205

大小:13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1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_第1页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_第2页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_第3页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_第4页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地球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是个圆球体。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

2、的模型——地球仪。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5.北N;南S;东E;西W。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7.国

3、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

4、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第三课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的物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3.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第四课地球的公转1.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

5、期为一年,约为365天。2.2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1.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2.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3.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

6、的秋季。4.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东至日。东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5.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5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6.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昼长夜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好相反。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第二单

7、元地图第一课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2.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3.比例尺: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第二课地图的判读1.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3.在地图上,将

8、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将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4.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山峰:中间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