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

ID:23927539

大小:119.9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_第1页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_第2页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_第3页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_第4页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区域对比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对比材料一: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迅速起飞,其经济发展速度先后超过英、法而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位于德国中西部的鲁尔区,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邻国法国洛林的铁矿以及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成为传统工业的典型。我国东北地区曾经是经济起步较早的地区,为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国企改革面临着较在的困难,下岗职工在全国的比例较大。因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的辽中南重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本地区有丰富的铁矿、水等资源以

2、及我国最密集的铁路网。但辽中南也遇到了整个大东北地区同样的经济困难,整治辽中南是“振兴东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以及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比较项目德国中国地势南高北低二级阶梯,西高东低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单一)东部为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多样)成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我国跨经纬度大,相对高差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方向向南向西与地形的关系从地势较低的平原(经济发达地区)向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地(经济落后)发展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辽中南重工业区与德

3、国鲁尔区的对比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点,根据学过的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完成下表。比较内容德国鲁尔区辽中南重工业区相同点资源丰富、工业结构单一、水陆交通便利(铁路)、环境污染严重、以重工业为主(钢铁、机械、石化等)不同点多煤炭,运进铁矿多铁矿,运进煤炭兴起时间早(19世纪中叶)兴起时间晚(20世纪中叶)衰落后成功整治国企改革面临困难,正改造(3)鲁尔区的成功改造对我国辽中南的改造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此,请就我国大力“振兴东北”,对辽中南重工业的改造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改变单一经济结构;产、学、研相结合;加强

4、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招商引资。(4)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构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荒地多,耕地后备资源丰富(5)黑龙江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及今后发展方向。区位优势:黑龙江垦区地处中温带,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黑土广布,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发展方向: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荒地资源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地区属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是。ABD(2)制约四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较少B地形低洼、排水不良C水资源短缺D人均耕地少(3)与其他三地相比,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是:A土地肥沃(黑土地),人均耕地多。C晴天多,光照强,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D热量充足,降水多,雨热同期(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生产面临的共同问题是:B、D大量耕地被占用(城乡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粮食生产的地位相对下降。A、C生态破坏、生产条件恶化(A地区水土流失

6、、湿地缩小,(C水资源短缺,荒漠化严重等)(5)A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高度机械化;B地新颖的混合农业形式是基塘生产。(6)试分析B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宜建哪些商品农业基地?发展商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我国的珠江三角洲,有优势的农业发展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地表水丰富;地处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粮食单产水平高等。宜建基地:商品粮基地,花卉、蔬菜、水果等高效农业和出

7、口创汇农业基地。存在问题:地势低平,低洼易涝;人口稠密,商品率不高;宜农荒地少等。发展方向:克服低洼易涝地,发展基塘农业等新颖的混合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多种经营来提高商品率读下表,回答问题。2002年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1)东北商品粮基地与全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突出的特点是大规模专业化生产。(2)东北商品粮基地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的单产较低,其原因可能是纬度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动量较少等。(3)东

8、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总产量高;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资源丰富,人均粮食较高,当地消费的粮食较少;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较好,机械化程度高(4)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这一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有道理东北地区耕地资源和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提高单产还有很大潜力,其他大多商品粮基地地处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地区,耕地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