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

ID:23928907

大小:90.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11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_第1页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_第2页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_第3页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_第4页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读返取焊接与气割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统编教材  金属焊接切割、电工等一些作业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统计资料显示大量的事故都发生在这些作业中,而且多数都是由于从事这些作业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差或违章作业造成的。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安全生产,依法加强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操作人员,即特种作业

2、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非常必要。前  言  学习焊接安全技术的目的在于使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工人掌握焊接操作的基本原理,操作安全及防护的方法,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及各项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作出适当的处理,从而保护操作者自己和周围人员及厂房设备不遭到损坏。   前  言  焊接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防火、防爆、防触电,防尘、防毒、防辐射。只有详细地了解焊接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焊接工艺、工具及操作方法,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焊接安全技术的措施,严

3、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事故。前  言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本课程的目的了解安全生产法规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规掌握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有关法律条款特种作业: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包括:电工、焊工、起重、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等十三种作业。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是特种作业,

4、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上岗作业。判断:焊接作业之所以被视为特种作业是因为它对操作者要求的技术水平高。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从业人员的权利条款:1、(知情、建议权)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5、-----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2、(批评、检举控告权)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3、(拒绝权)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从业人员的权利4、(撤险权)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

6、而了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5、(保外索赔权)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从业人员的义务:1、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2、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

7、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解图:工伤保险  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释义: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对受伤的从业人员的救治以及生活保障将会产生一笔不菲的费用。这笔费用如果全由发生事故的单位承担,不利于其恢复生产,而有的单位根

8、本就不想承担这笔费用,从而使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劳动者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解图:一线人员有报告隐患的义务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释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业人员处于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最有可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本条规定从业人员的报告义务,这也符合群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