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

ID:23936527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1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_第1页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_第2页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_第3页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探究芦红(锦州市传染病医院121017)【摘要】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用药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因抗结核药物用药时间长,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探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结核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031-01结核杆菌是是结核病的致病菌,于1882年被证实,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我国是全球22个结

2、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占全球的16%。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常见的一线用药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通常会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但是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毒作用、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等等。这些不良反应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给患者生活带了了不便与痛苦,医护人员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密切观察药物反应,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结核病的流行情况1993年,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流行,成为了一个严重的世界性的公井

3、卫生问题。至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的流行首次趋于稳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自从实行新牛.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后,结核病的发病情况有所好转。结核病的控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状态仍然不太理想。据统计,我国现有肺结核患者600余万,具有严重传染性的约150余万人,每年因结核病造成死亡的人数约25万人,结核病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1992〜2001年,我国在湖南、湖北、河北、广东、海南、辽宁、山东、黑龙江、新疆、四川、重庆、宁夏、甘肃等13个省市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

4、病控制项0,全面推行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简称DOTS策略)。推行DOTS策略后,项0地区发病率显著低于非项0地区。我国结核病的总体流行状况是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致死率高,呈现这种“三高”状态,且农村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二、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药物不良反应是在正常人服用剂量下,发生的对人体有害的与用药0的无关的一种反应。抗结核药物主要有异烟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治疗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主要作用在于缩短结核病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

5、率和患病率。抗结核药物用药吋间较长,用药人群分布较广,在抗结核药物发生作用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异烟肼能透入细胞内和病变组织中,对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冇杀菌作用,为全杀菌剂,具有杀菌力强、疗效好、用量小、毒性相对较小、价格便宜,以及既可静脉注射又可U服等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还可能出现肝毒性、免疫系统症状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异烟肼与维生素B6结构相似,能竞争同一酶系或两者相结合从尿中排泄增多,导致维生素B6缺乏。而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脑内γ-氨基丁酸不足

6、,遂出现中枢兴奋、头痛、惊厥、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周围神经炎。主要的处理对策是补充维生素B6,根据具体症状对症下药。利福平是一种半抗原,能结合蛋白质附在细胞膜上,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为主。泌尿系统损害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血液系统以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利福平致死的原因大都是肝损害所致肝衰竭以及过敏性休克。乙胺丁醇是一种抑菌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必须联合其他药物使用。乙胺丁醇不良反应比较少,最主要的毒性反应是对球后视神经的损害,发生率为

7、0.8%。乙胺丁醇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与氢氧化铝冋用能减少吸收,与神经毒性药物合用可增加本品神经毒性。链霉素是一种半杀菌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主要不良反应是神经系统损害,以耳毒性和视损害为主,还有一定肾毒性。链霉素还可引起过敏反应,主要是与血清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还可以伴有口周麻木、头晕、运动失调、头痛、乏力、呕吐等。肝肾毒性是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致死原因,应该根据肝功指标来判定,使用抗结核药物后要定期复査肝功能,密切监测患者肝功,可以给予联苯双脂、肝泰乐

8、等护肝治疗;肾损害可以谷胱甘肽注射治疗;其他不良反应只要不影响治疗效果及正常生活都可以不予处理。如若比较严重,应该根据症状采用不冋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药。三、小结结核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治疗的特点是较长吋间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II疗程长剂量大,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吋冇发生。抗结核治疗要在有经验医师指导下进行,合理选用药品,采用适当的剂量方法和疗程。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密切观察,掌握各种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且早日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相关事项,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