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

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

ID:23941546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1

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_第1页
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_第2页
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胆囊穿刺术对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方法本文选择我院肝胆外科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比分析及评估。结果经过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其腹痛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在治疗后24-72h内两组患者的体温都恢复到正常,在住院治疗10-15d内没有患者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的情况发生。而且,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前伴有的合并病症都没有出现加重的趋势。在治疗过程中,术后72h有1例患者出现腹痛症状,且治疗后缓解不明显,经查原因为引流管不通所致,经过进

2、行疏通引流管后患者的腹痛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使用经皮胆囊穿刺术对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确切,安全性比较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急性胆囊炎;经皮肝胆囊穿刺术;疗效;安全性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94-01本文就选择了80例胆囊炎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分析,探讨了经皮肝胆囊穿刺术对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评估了经皮胆囊穿刺术对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3-91岁,平均年龄为(45

3、.6±12.7)岁。所有80例患者中,全部存在合并肺部感染、心脏病、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以及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不能够承受使用手术治疗的风险,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患者还存在发热、右上腹痛、反跳痛症状,经过血常规检查显示有白细胞升高的症状,尤其可以看见胆囊肿大等症状。所有患者均通过WHO的诊断标准进行相应的检查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所有80例患者中,根据结石原因分类,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8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合并症、病因分类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

4、1观察组40例患者使用经皮肝胆囊穿刺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先对患者腹部病灶进行超声定位,然后根据其胆囊具体位置建立手术入路方向。包括对患者经过肝脏入路进入胆囊的角度及方向进行选择,而且要测量临床手术中进针的深度。所有40例患者均行局麻,然后使用尖刀切开患者皮肤,造就2-3mm宽的穿刺点,然后使用20毫升的注射器的针头尝试试验性的穿刺,待针头进入到皮下之后,使用小的止血钳对其皮下组织进行分离,然后选择8-10号的一次性的PTCD穿刺针(管),使用一步法沿着之前经过试验确定的进针深度和方向,对胆汁进行抽吸,待胆汁抽吸完成后,将穿刺针的针芯拔出少许,然后再置入软管,约

5、为1-2厘米,最后再对创口进行缝合,同时设置引流管并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如果有临床需要,可以抽出一些胆汁使用细菌实验室培养方法进行细菌培养,或是进行药敏实验。1.2.2对照组40例患者均使用经腹腔胆囊穿刺术进行引流治疗。然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分析,并行组间配对t检验分析,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