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ID:23959652

大小:28.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1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2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3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班级自动化121学号121044110姓名:范昊泽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高校教育,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形势对策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

2、我们在校学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将有25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将近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长19万;而据预测,201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

3、20万。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

4、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供需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实现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形成卖方市场;而买方市场表现为供过于求。作为一种特殊劳动力商品的大学生,其供给方是高等院校,需求方是用人

5、单位及整个社会,其供需也遵循供求规律。如果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大学毕业生供求均衡,不存在就业难;但是,如果出现大学毕业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则不再是紧俏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则必将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实社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双不足”直接原因有以下:经济原因----------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1.中

6、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从社会大范围而言,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根据经济学原理,一般而言,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总量相应增加约0.1个百分点。从理论上说,经济高速增长应该会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现实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基本采取了“增长优先”的策略,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可就业的弹性系数却较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结果造成经济的较高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高就业,而是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的现象。2.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从经济结构上看,经济结

7、构决定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从而决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整个结构从低水准向高水准进步,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

8、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