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

ID:23959778

大小:62.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_第1页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_第2页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_第3页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_第4页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关于损害确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摘要】损害认定是贸易法中反倾销法中的重要部分,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已经十分雄厚,但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反倾销法在损害确定方面的规定仍不完善,所以本文将在总结国际反倾销法关于损害确定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今后反倾销中损害确定机制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建议。【关键词】损害确定立法;损害客体;损害审查1.完善我国关于损害客体界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1.1《反倾销条例》第11条中的“主要部分”的含义WTO《反倾销协定》第4.1条规定:“就本协定而言

2、,国内产业一词应解释为指同类产品的国内生产者全体,或指总产量构成同类产品国内总产量一个主要部分(amajorproportion)的国内生产者。”从该规定中可以发现,《反倾销协定》第4.1条并未要求成员方将国内产业界定为总产量超过全部国内产量50%份额的国内生产商。而且,美国、欧共体等成员方的实践也不要求50%以上这个标准。因此,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在界定国内产业时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相反,中国应该采取对保护国内产业最有利的标准。1.2地区产业例外关于地区产业例外,相比《反倾销协定》的要求,中国反倾销法律的规定过于

3、简单,有以下两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一,按照《反倾销协定》第4.1条的规定,认定倾销对地区产业造成损害的条件为:(1)倾销进口产品集中进入该孤立的地区市场。(2)倾销产品正在对该市场中全部会几乎全部产品的生产者造成损害。《反倾销条例》第11条和《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第14条只是规定了确定地区产业应考虑的因素却没有对认定倾销对地区产业造成损害的条件进行规定。因此,将来如果碰上这类案件,调查机关就会无法可依,如果任意自由裁量,则很可能违反《反倾销协定》第4.1条的上述规定。鉴于此,有必要参考《反倾销协定》第4

4、.1条的规定,在《反倾销条例》第11条中增加以下规定:“在此种情况下,则可认为存在损害,即使全部国内产业的主要部分未受损害,只要倾销进口产品集中进入该孤立市场,且只要倾销产品正在对该市场中全部或几乎全部产品的生产者造成损害”。其二,依照《反倾销协定》第4.2条的规定,再把国内产业界定为地区产业时,原则上只能对供该地区最终消费的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但由于很多成员方的宪法性法律规定只能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反倾销税,而不能只对运往某一地区的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因此,《反倾销协定》第4.2条进一步规定在此种情况下进口成

5、员方可以不受限制的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反倾销税,但必须给予出口商停止出口或价格承诺的机会,而且不得仅对供应该地区的特定生产者的产品征收《反倾销条例》和《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缺乏类似于《反倾销协定》第4.2条的相关规定,因此有必要在《反倾销条例》第11条加入以下规定:“在依据地区产业确定损害的案件中,应当给予出口商停止以倾销价格向有关地区出口或作出价格承诺的机会如果调查机关最终决定征收反倾销税,那么反倾销税不能仅对供应该地区的特定生产者的产品征收。”1.完善我国关于损害审查立法的启示与建议就反倾销损害的确定而言,

6、无论是《反倾销条例》,还是《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其实都是在移植《反倾销协定》第3条的规定。但是,在损害审查的规定中却删掉了对“肯定性证据”和“客观审查”的要求。我认为,“肯定性证据”和“客观审查”正是《反倾销协定》对损害审查的一般性要求,很对争端解决案件都是由此而引发。先不管中国在实践中是否依据了“肯定性证据”,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客观审查”,单看《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第5条的规定,就很容易授人以柄。所以我认为,为表明立法对“肯定性证据”和“客观审查”要求的重视,中国应将《反倾销条例》第8条中的“在确

7、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当审查下列事项”修改为“在确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依据肯定性证据,并对下列事项进行客观审查”。1.完善我国关于因果关系认定立法的启示与建议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反倾销条例》只在第8条规定了“在确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当依据肯定性证据,不得将造成损害的非倾销因素归因于倾销”。《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更是缺乏相关的规定。相比之下,《反倾销条例》第8条的这个规定远不如《反倾销协定》第3.5条完善。而且,抛开事件中的做法不谈,仅从《反倾销条例》第8条的这个规定来看,

8、难免不给人造成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错觉,因为该条既没有规定证明因果关系应以审查调查机关得到的所有有关证据为依据,也没有规定还应审查除倾销进口产品外的、同时在损害国内产业的任何已知因素,更没有对可能有关的其他因素进行列举。故从完善立法的角度来讲,中国可以在《反倾销条例》第8条中增加类似于《反倾销协定》第3.5条的规定,这样即完善了《反倾销条例》,也不会过多的增加立法成本,而且实际上也没有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