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ID:23960565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_第1页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_第2页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_第3页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_第4页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某些问题。如何重新认识传统,找到传统与现代观念上的“接口”是中国当代设计实现突破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新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 当代设计 传统文化    一、当代中国设计的问题分析    多年来,因为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中国文化的传承并不完整。设计界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造成了对西方设计的盲从。同时,这种不自信还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于设计文化较低认同度,这决定了整个国家的设计水

2、准,优秀的设计师难以涌现出来。  然而,在看了电影《卧虎藏龙》之后,以及后面一系列的如:《夜宴》、《赤壁》后,我们发现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风格的影视服装设计的很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叶锦添的古装影视设计作品给以人耳目一新的震动,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东方的设计终于找到突破口了,不再是简单的做加法、做堆砌。他的设计一是不过于泥古不化,二是不一味沿袭西方戏剧服装的套路。他的设计是东方的,但不是复古的,高调形式,低调表现,丝丝入扣,细腻可人。可以这样说,叶锦添把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深化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稽而多义的浪漫想家,与最为

3、激烈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性人格和情操,最完美的融合为有机整体。他的作品被当做“新东方主义”的最佳诠释。    二、何谓“新东方主义”    欲了解“新东方主义”先要了解“东方主义”。“东方主义”的原意是指西方对近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研究,亦可译为西方作家、设计师及艺术家对东方的模仿及描绘。也可以指对东方文化的同情欣赏。人类社会自从进入19世纪,西方国家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与经济实体,0他们不但可以影响世人的思想,甚至可以重新在广泛的领域内诠释别人的文化,这就是“东方主义”(Orientalism

4、)的来源。所以,所谓“东方主义”乃是西方对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建构成了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以西方世界为中心角度来观察东方,而被东方主义定义下的东方国家,却没有实际的话语权。东方文化在这种情形下极易被简化或误解。  到了20世纪末期,许多东方国家渐渐提高了经济水平,那些被淡忘的自身文化价值开始渐渐抬头,而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政治结构的不断整合与转型中,逐渐放弃了对殖民地的垂直主导权利,转变成了一种以纯粹商业利益为主导的间接主导。

5、这为第三世界回归到各自的本位文化提供了机会。这似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时代,整个亚洲都在经历一个从西化回归到东方特色的反转过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问题不在于如何在东方元素中加入西方元素,而是如何从西方的文化氛围中,重新提炼东方文化的源头。  我们称之为“新东方主义(NE)”的东西到底是不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这并不重要,它是一种主张。在《未来来自融化的过去——“新东方主义”艺术观浅见》一书中,作者卢铿先生正式指出:“我们已经依稀看到,东方的审美传统,西方的现代精神加上艺术家的时尚创造,三者正在汇聚成一

6、种似乎不可阻挡的新的文化艺术融化模式。东方人渴望在其中寻找熟悉的陌生,西方人则试图在其中发现久违的神秘。”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新东方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东方的审美传统、西方的现代精神、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新东方主义”的核心思想。    三、浅谈“新东方主义”语境下的东方美    古典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在整个文化大熔炉的建造过程中,产生过慷慨激昂的赞歌,也产生过婉约如流水的音乐,那细腻的营造法则包含在一个大整体的流动中,充满对自然、物质、生死、寂灭世界的体悟,

7、重构着一个独一无二的诗人世界+他们所向往的灵气空盈,万事皆融合着完美的法则,产生了古典世界的想象力与澎湃的情感。  1.中国人始终向往高尚的情操,忠义守节,对人格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些反映在了表达情感的艺术上、传达仪态的衣着上、以及礼仪规范上。《卧虎藏龙》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美感。  2.中国文化讲求“形”的极致,这是一种程式化美学。例如京剧,它经过几百年的演化,饱含了中国数千年的美学涵养,与观众达成某种默契,混合了民间与宫廷的共同审美。“形”蕴涵着技艺的纯熟,呈现出历练与雍容雅意的态度。叶锦添在设计《楼兰女》时,

8、配合京剧的台步和唱腔,从动作与衣服间的默契寻找新的表达方法。  3.中国文化追求“神”,“神”是指意境和神韵。中国画的渐渐成熟,就是对“形似”到“神似”的自觉转化。有了“形”就必须为之注入一种气息,其间意识流动,那出乎形外而存在的神韵令观者心灵震动,产生共鸣。传神是顾恺之的《画论》里最重要的部分,体现了中国艺术之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