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

ID:2396487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_第1页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_第2页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_第3页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水泥小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每一节课,教师应当组织学生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这样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可以集思广益,汇集大家的智慧;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迪;可以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问题情境;学生探究;思维活动  :G623:B:1672-1578(2012)05-0248-01  探究活动是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的。要让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景,但探究的问

2、题是不是一定要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或者是不是一定要等到学生自己能够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呢?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问题的情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设:  1.具有悬念情景的问题  悬念,能引起好奇、追究答案的强烈愿望,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教学中,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揭示新矛盾,故布疑阵,巧设悬念,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他们探求

3、新知的欲望。例如,我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称。后来,我设这样一个悬念,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教师拿出天平让一个学生上来称一称。结果是清水重(因为清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产生了新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提出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才能比较,再让一个学生上来,使盐水与清水一样多,学生让两杯水并排等平,自然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

4、确的量得一样多教师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在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的猜测是油的浮力最大,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再一次产生了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的猜测正确,整个过程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学生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欲望,为探究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悬念的

5、诱发和解决,使得学生不知不觉地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掌握了知识。  2.具有思维活动情景的问题  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认知的冲突和碰撞,能使学生的创造思想和能力得到挖掘和发挥。其实,思维活动也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学中多启发学生提问题,多问为什么,这样就有可能从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中不断发现问题养成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思维活动就很容易调动和组织了。如在学习关于沉浮问题时,我给学生用课件展示了潜水艇的水中自由沉浮的画面,学生提出了“潜水艇为什么会下沉和上

6、浮?潜水艇是怎样由沉到浮的?”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特别好奇,喜欢提问题,提出的问题甚至超出了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扩展、延伸。  3.具有开放性情景的问题  情境问题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从社会热点到生活实际不一而足。如学习月球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根据月球上的一些特征,讨论假如我们生活在月球上,将会出现哪些奇异的情景。这是一个开放性较大的科学探究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学生首先需要通过求助图书馆、X络或成人

7、,自主地获取有关背景知识,如:①月球表面没有空气;②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③月球表面没有磁场。然后借助这些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这个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并不确定,只要合理,都是允许的。因此,开放性问题可以没有现成的结论,甚至有的尚有争议,但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意识、科学评价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科学创新素质是十分有益的。其实社会热点问题、实践中的技术问题有很多并非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对所涉及的问题都力求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以致于使学生误认为要么对,要么错,别无选择

8、,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而且应当组织学生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这样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可以集思广益,汇集大家的智慧;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迪;可以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创设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