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ID:23965728

大小:6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孙清华1张日松2(1辽宁省辽阳市中心血站机采科111000)(2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111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2200例准备进行血小板检测患者,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末梢血、静脉血、血液凝集和红细胞的大小对血小板计数的不同影响。结果:仪器试剂的使用和质量、血小板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种类、样木溶血不足、红细胞体积的增减、样木储存等是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2、结论:诸多因素存在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临床可结合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综合判断,必要可借助显微镜计数或重复采血计数,以此降低误差。【关键词】血液分析血小板检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22-02血小板(PLT)检测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他测量血小板参数的基础,故确保血小板数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血小板检测一般难以准确计数,也主要因为血小板体积小,非常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反应。虽然血液细胞分析仪的

3、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对血小板检测,往往其结果不稳定。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很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一2013年8月我科室进行血常规检查有2200例,提取其全血和制作预稀释标木。1.2检测方法1.2.1检测用仪器、试剂:W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选择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江苏康健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塑料抗凝管(0.15一0.2mg/管)。1.2.2标本筛选参考标准:①血细胞直方图明显异常;②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

4、;③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0fl;④血小板计数与临床诊断不符。2结果检测结果2200例出现异常数量91例,占3.8%,其中32例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8例MCV<70fl,14例血小板计数与临床诊断不符,37例血细胞直方图出现异常。91例血小板样本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分析,仪器试剂质量5例,血小板的放置吋间6例,样本储存因素10例,样本溶血不足13例,红细胞体积的增减26例,抗凝剂因素31例。3讨论3.1样本的放置吋间和存储吋间血小板计数值不稳定原因:血小板计数不稳定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升高

5、或减少。在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受阻或组织液混入II混匀不及吋等是催促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原因。样本存储对血小板的干扰性主要表现在样本存储容器的洁净度和样本的存储吋间。容器洁净度达不到要求,样本存储的吋间越长,巨型血小板的数量就会增多,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少[1】。所以,采血是影响血小板计数升高或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在采血时操作要快速、吸量要准确,适当延长放置吋间,等充分混匀再上机检测。在1一2h内完成测定这与齐天蕊等的研究相符合[2-3]。对预稀释测定冇直接的干扰是容器洁净程度。检测仪器只能识别

6、颗粒体积大小而无法辨识颗粒性质,不解决容器洁浄问题必然存在各类杂质,这些杂质中2—30fl被计入血小板测定中,将会使测定结果出现假性增高。3.2抗凝剂种类不同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原因:抗凝剂的种类和比例都对血小板的计数结果产生影响。同种抗凝剂使用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混合比例对血小板检测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当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血块的可能性增加,使测定结果出现假性减低,如果血少,抗凝剂的浓度增高,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PLT大小的碎片,故血小板的测定结果出现假性增高[4]。样本

7、存储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干扰主要体现在样本存储时间和存储样本容器的洁浄与否。3.3小红细胞增多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因小红细胞增多而对血小板最终检测结果造成干扰的样本量仅次于抗凝剂种类因素。一般而言,当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7on且细胞人小参差吋,血液中部分小红细胞会计入血小板数中。由于小红细胞数被计入致使在15—30fl处形成峰区,此吋血小板假性增高[5]。MCV与小红细胞数量和血小板计数值成正比例关系。MCV越小,小红细胞数量越多,被记录的PLT数就越多,血小板计数值就越高。综上所述,抗凝剂因素、样本

8、溶血不足、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因素、样本储存因素等是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结合直方图进行综合判断,如奋必要需要进行显微镜计数或再次采血检测,以减少误差。参考文献[1】严丽华,邱方城,郑卫东.血液细胞分析的影响因素探讨U].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11,23(4):660o[2】齐天蕊.血小板计数误差与标本放置吋间关系的探讨[」].医学文选,2003,22(4):532.[3]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