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教案

《背影》 教案

ID:23973944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背影》 教案_第1页
《背影》 教案_第2页
《背影》 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背影》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背影》教案吝店一中王萱一、教学目的与要点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积累生字、词。2、过程和方法: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的亲情,继承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与朴素感人的语言。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2、难点:对于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写,进行深刻体会,并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彻的体会这种伟大的父爱。三、教学设计1、情景设置法2、提问、点拨法3、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2、导课上节课,我们通过《甜甜的泥土》这一节课,理解了母亲的爱如同潺潺的溪流般温柔而又绵延,那么我们说,父亲的爱就如同伟岸的高山般宽广而又深渊。父亲,一个再也熟悉不过的名称,相信同学们对父爱有很多不同的印象。那么请几位同学来说一下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关父爱的事例。(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感情可以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可以体现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也可以体会在父母的某个身影动作里。今天,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朱自清,体会一下他笔下无私、真挚、深沉的父爱吧。(板书课题)2、教学内容⑴组织学生介绍作者朱自清,字佩弦,中国散文家,诗人,江苏

3、扬州人,著有《春》、《背影》、《荷塘月色》。⑵检查生字颇(pō)屑(xiè)簌(sù)箸(zhù)蹒(pán)跚(shān)⑶整体感知既然我们这篇课文写背影,那么我们同学小组讨论一下,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都在那里?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小组回答。]四次写到背影。①第1段:思念父亲,难忘背影。作用:开篇点题,引起思考。(板书)②第6段:回忆往事,买橘送别。[详细描写背影](板书)③第6段最后:父子分别,惜别背影。(板书)④结尾:怀念父亲,再忆背影。作用:与开头照应。(板书)⑷重点分析课文四次写背影,作者重点刻画了哪一次?(第二次)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看看作者

4、从哪些方面去刻画这次背影的?[组织小组讨论]我们说人物描写分为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那么在这一部分里,运用了哪些方法?①外貌:体态:肥胖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找找看朱自清当时穿的是什么衣服?可见父亲把好的留给儿子,说明父亲对儿子的爱。)(板书)②动作:步履蹒跚、探、穿、爬、攀、缩、抱、放、爬、放、扑探:体胖,动作不灵便攀:月台的高度,父亲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行动不便,步履艰难)(板书)跟着老师的朗读,想想一下,父亲买橘子的情景。提问:买橘子那么艰难,为什么还要去呢?(疼爱儿子,怕他路上渴,那么儿子理解父亲的爱吗?刚开始不理解,第6段

5、最后,后来理解父亲)三次流泪,两次自责A、望父买橘----感动B、父子离别----不舍C、含泪读信----思念(板书)D、第5段两处后悔自责,理解父亲,爱父亲,父子情深(板书)3、教师小结到现在,我们把课文已经做以分析,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儿子上学的事情,表达了父疼子,子疼父,父子情深。那么这周回家,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了解,多关心父母,体会一下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爱。1、板书设计思念父亲难忘背影开篇点题体态:肥胖回忆往事外貌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刻画背影深青布棉袍背买橘送别步履蹒跚父子动作探、穿、爬、攀、缩情深影抱、放、爬、放、扑父子分别惜别背影怀念父亲再忆背影结尾照应《背影》教案学校:

6、吝店一中班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教师姓名:王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