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

ID:23976163

大小:756.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2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_第1页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_第2页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_第3页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_第4页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知心理学报告速度知觉实验报告专业: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班级:应用心理1101班学号:姓名:性别:速度知觉实验报告速度知觉实验报告(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311010)摘要: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是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能力。实验中通过让被试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通过测量估计误差从而测量被试速度知觉准确性。碰撞时间(TTC,Timetocollision或TimetoContact)是指运动物体到达某一特定点所需要的时间。对TTC的估计与速度,运动方向,视觉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本实验旨在利用遮挡法,通过对被试估计误差的测量,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

2、方向类型对速度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类型对时间的估计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对速度知觉以及实验本身设计改善进行了讨论。关键词:速度知觉碰撞时间(TTC)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类型1引言(二)物理信息(运动速度,距离等):在物体的知觉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看作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横向运动(transversemotion)中,由于物体视觉影像扩张释,也即获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依赖于过去的率不变,视觉变化近似于线性,观察者使用不同的信息知识和经验。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是能否正确源进行TTC判断。物体进行横向运动时,不存在视觉扩估计物体的运动

3、速度的能力。实验中通过让被试对碰撞张信息,仅存在视觉边界的收缩信息。因此,影响其时间进行估计,通过测量对碰撞时间的估计误差来测量TTC估计的因素除了视觉信息之外,还有物理信息。刘被试速度知觉准确性。瑞光和黄希庭(1999)在研究中使用正方形图形作为运碰撞时间(TTC,Timetocollision或Timeto动对象,采用遮挡范式,考察了物体大小、运动速度、Contact)是指运动物体到达某一特定点所需要的时间。例运动距离和加速度等因素对TTC估计的影响。结果表如司机估计从当前位置运动到障碍物的碰撞时间,从而明,TTC知觉线索是视觉信息和物理信息(速度

4、、距离)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刹车作业,避免碰撞的产生。的统合。而郭秀艳等(2000)使用知觉测试仪在遮挡范式对TTC的估计要考虑到运动物体当时的速度、距离下考察了运动速度和距离对碰撞时间估计的影响,也发以及运行轨迹。人对TTC的估计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现速度的提高会导致TTC估计的准确性提高。(一)视觉变量(相对扩张率倒数τ):Lee在1976(三)概念信息(运动物体的概念特征):Kiefer等年提出,对运动物体的TTC知觉是由视觉变量决定的,(2006)以及黄端等(2008)使用不同类别的交通工具即:物体光学影像相对扩张率(relativerateof

5、optical(汽车和三轮车)的图片为运动物体,针对职业驾驶员expansion)的倒数τ决定了人们对其TTC的判断。1983被试开展了遮挡范式下的TTC估计实验,发现驾驶员对年Mclead和Ross与驾驶相关的TTC实验研究结果不同概念物体的TTC估计存在显著差异——对两种不也支持了直接知觉法,表明TTC直接由光阵(opticarray)同交通工具(小轿车和三轮车)图片的TTC估计存在决定。尽管很多此类实验支持了τ在完成TTC任务中的显著差异,即便是当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视觉边界收缩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TTC判断还受限制于信息和运动速度时,TT

6、C估计的差异仍然存在——表明场景、阈限因素和认知操作,而且是以多种信息源为基除了视觉信息和物理信息以外,概念信息也对驾驶员的础的。在物体的辐射运动(radialmotion)中,τ变量是主TTC知觉产生了一定影响。要的时间线索。1速度知觉实验报告本实验目的在于利用遮挡法,通过对被试估计误差2.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认的测量,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类型对速度知觉的为时间到了即按反应键),然后开始测定。每次测定影响。之后都有反馈,被试可以对照调整自己以后的估计。3.被试共做4次实验,每个速度做两次。实验按2实验方法照被试内平衡,采用ABB

7、A平衡顺序效应。2.1被试3结果分析浙江大学心理系11级本科生50名,其中18名男性,本实验中,由于总时间未知,误差百分数无法计32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0.22±0.71岁。视力或矫正后视算,所以因变量为绝对误差AE,指被试的反应与实际力良好。TTC间绝对误差的平均值。2.2仪器与材料统计结果见表3.1,柱形图见图3.1,经重复度量多因素方差分析,速度的主效应显著(F(1,计算机一台,PsyKey心理教学系统49)=239.64,P<.01),方向类型主效应显著(F(5,2.3实验设计与流程45)=21.7,P<.01),并且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5,

8、45)=15.67,P<.01)。事后两两配对检验发现:方实验采用遮挡范式,遮挡一段固定的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