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

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

ID:2398150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_第1页
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_第2页
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_第3页
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情景关系入手鉴赏诗歌高考中有诗歌鉴赏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情景关系是打开诗歌之门的一把钥匙。从情景的关系入手分析诗歌,应该是鉴赏诗歌的入门,当然,也是提高鉴赏水平必经之途。  要分析景情关系,就要首先明白物——物象——意象——意境的关系。知道,自然界的物,进入人们眼界的,即看到的是像——物象;写入诗歌的物象,就带有本人主观的感情色彩,就称之为意象。几个意象组成的图画、氛围情景就构成意境。  古人创作诗歌时是十分注意意境的创设,努力做到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的有机结合。简而言之,就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当然,

2、情,就是思想感情;景,就是艺术境界。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二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正如古代诗词评论家所说的,情与境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够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但细致分析起来,就会发现描写之景和抒发之情有两种关系:  一是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这在古诗中特别常见。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光下落,乌鸦啼叫,寒霜满天,江边枫树,点点渔火,写出清冷的水乡之夜,让人感到清

3、冷凄凉。而这正与诗人羁旅在外的孤寂心灵相应。再如“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诗人借秋夜将晓时星光寥落、归雁避寒、笛声哀婉和人倚危楼的凄清景象抒发了孤寂惆怅情怀。以乐景写乐情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乐融融,暖色调,一派春光。生活多美好!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亦是如此。  一是反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最典型的《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离妻别子春风里,征人那得不伤悲;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

4、天飞,九死一生多苦难,忍饥受渴把家归。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征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再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情景关系从手法来说,都可以说是借景抒情,但细致分析起来,又可以分为:  1.触景生情,或称为缘境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诗歌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融合。如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

5、士兮守四方!”看到风起云涌而自觉的联想到功业,景情十分融合。再如黄巢《题菊花》。  2.以景结情。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

6、限。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缘情写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即古人所说的“有我之境”。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染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处的花也成了同感情一致的东西。  4.情景分

7、列。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这在词中比较明显。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5.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例如王维的诗歌《鸟鸣涧》。  6.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景虽略了,但情在。  最后谈一下情景交融。笔者认为真正的情景交融,已经分不出何者为景,何者为情,

8、或者说,亦景亦情。象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信,如果理解了情景关系,不仅考试得心应手,对于欣赏诗歌,提高鉴赏水平大有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