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蕾士琴筝

听陈蕾士琴筝

ID:2398864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听陈蕾士琴筝_第1页
听陈蕾士琴筝_第2页
听陈蕾士琴筝_第3页
资源描述:

《听陈蕾士琴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聽陳蕾士的琴箏〉〈聽陳蕾士的琴箏〉共有十個詩段,基本上是作者黃國彬(1946-)順序描寫陳蕾士彈奏琴箏的情形,從詩的名字〈聽陳蕾士的琴箏〉可知,詩人將聆聽陳蕾士彈奏琴箏時的感覺,利用文字表現出來。此外,為突出琴箏出色的聲響,詩人於詩中利用實寫和虛寫的兩種手法進行描述,令文章生色不少,豐富詩中的意象,突顯琴箏的音色;例如第一詩段:「他的寬袖一揮」、「弦上」;第三詩段:「聲音」;第四時段:「他左手仰揚,右手徘徊」、「輕撥着」、「然後抑按藏摧」、「雙手」;第五詩段:「角徵紛奪弦而起」、「鏗然」、「急擊著」;第六段段:「十指在急縱疾躍」;第七詩段:「十指在翻飛疾

2、走」、「彈出」;第八詩段:「無聲」;第九詩段:「然後是五指倏地急頓」;第十詩段:「聽仙音遠去」。總計來說,全詩三百九十二字中,實寫陳蕾士的彈奏情況只佔七十五字,其餘三百餘字都是利用不同的感官,進行虛寫的描述。現試分述每一詩段描寫彈奏時除了「聽覺」媒介外,還運用了其他不同感官的呈現媒介。詩人於詩中主要透過四種感官媒介將想表達的意象呈現出來,這種通感的手法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及「嗅覺」,其中又以利用「視覺」媒介佔最多數。以本文主要集中分析〈聽陳蕾士的琴箏〉中的通感手法,探究詩人黃國彬除「聽覺」外,如何於詩中透過其他感官去描述琴箏的聲音。首先,琴箏是

3、一種樂器,詩人理應集中描寫其音色、律調等,好讓讀者易於了解。但在〈聽陳蕾士的琴箏〉中,詩人除了利用「聽覺」的描寫外,更有三段詩段集中利用「視覺」用作呈現意象的媒介,包括第四、第七和第八詩段。第四詩段:主要描述「天河兩岸的星輝、游隼」等,都是有關視覺上的形象;第七詩段:「驟雨」、「窗格」、「浮萍」、「劍花」、「朝陽」等都是能用眼看到的意象;第八詩段:「雪晴」、「金色的太陽」、「紫色的水晶」、「紅寶石」、「珍珠」等,豐富了視覺上的效果;。由此可見,以上提及的三個詩段主要都是以「視覺」作為呈現媒介,部分更配合「聽覺」,利用通感的手法將琴箏的聲音繪聲繪影地描述出來

4、。另一方面,綜觀各詩段,除發現每一詩段均有「視覺」的描寫,有些詩段更融合了另外兩種感官,包括「觸覺」和「嗅覺」去表達主要屬於「聽覺」的琴箏聲。全詩有十個詩段,大部分屬於虛寫,當中有六個詩段糅合了「視覺」及「觸覺」去描寫彈奏的情況和環境。這包括第一、第三、第五、第六、第九和第十詩段。第一詩段:「西湖中央」、「水禽飛入」、「漣漪」等都是視覺上的呈現;當中「濕曉」的「濕」混入了「觸覺」媒介,所指的是瀰漫着露水的破曉時分。第三詩段:除了「敲響」的「聽覺」表現,同時亦融合了「視覺」和「觸覺」兩種媒介;視覺上有「露」、「水月」、「窗櫺」、「直入殿閣」、「平靜的湖面」等

5、;觸覺上有「涼露」,是清涼的感覺。第五詩段:「霜天」、「鷂子」、「空曠」等都是屬於視覺;觸覺的有「霜」、「霜風」等,都給人涼快的感覺。第六詩段:有「脫兔」、「驚鷗」、「鴻雁」、「大漠」、「竹林」、「木葉」、「雲煙」、「大江」等視覺上的元素,令詩篇的內容生色不少;至於觸覺方面,有予人清涼、乾爽感覺的「西風」。第九詩段:視覺上上十分豐富,有「水晶」、「融冰」、「大雪山」、「銀光」、「劍」等;觸覺有「水晶」、「融冰」、「雪山」、「劍」的冷、涼的感覺,亦有「劍」的鋒利感。第十詩段:可以看到「廣漠」、「月光」、「雲漢」、「宮闕」、「飛簷」、「琉璃瓦」等意象;而「初寒

6、」可以表現出冰凍的感覺,所以屬於觸覺方面。從上可見,此詩段融合了「視覺」和「觸覺」的呈現媒介,再與「聽覺」媒介製造出琴箏不同聲音時所製造出的意象,讓讀者透過不同的呈現媒介,感受這些通感意象所帶出的意境和氣氛。至於第二詩段,更是全詩唯一融合「嗅覺」、「觸覺」及「視覺」三種官感去寫琴筝的聲音。第二詩段:此段主要描述「無聲」的環境,所以沒有採用「聽覺」的呈現媒介,而大量利用「觸覺」、「嗅覺」及「視覺」去將寧靜的環境展現讀者眼前。例如「觸覺」上有「冷」;「嗅覺」上有「香氣」、「桂花」;「視覺」上有「銀暈」、「白露」、「桂花」、「睡蓮的嫩蕊」、「發光的湖面」等。在以

7、上各種感觀意象的結合下呈現出較靜態的環境和意境。總括而言,「視覺」是詩人於詩中運用得最多的感官,當中每一詩段都有配合「視覺」的元素,比直接寫「聽覺」的文字還要多。我們也可以仔細從光暗度、清晰度、顏色、動態上再看視覺上的運用,現各舉部分例子作簡述。從光暗度而言,詩中多處表現出「光」和「暗」。如「發光的湖面」(第二詩段)表現出較強的光度;「星輝」(第四詩段)表現出微光的狀態;「朝霞」(第七詩段)交代比較柔和的光度;「金色的太陽」(第八詩段)表現出較強的光度;「大雪山的銀光驀然在高空」(第九詩段)可見銀光的光度很強,能照到高空上;「月光」(第十詩段)則通常是較柔

8、和的光度。若從清晰度而言,詩中的「銀暈」(第二詩段)、「雲煙」(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