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

ID:23989303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_第2页
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自本院2004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9例肺出血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调查的因素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时间、原发病及临床表现等。结果男20例,出生体重42周3例(10.3%)。  2.3出生体重:体重2500g5例(17.2%)。  2.4原发病新生儿窒息8例(27.6%),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5例(17.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7例(24.1%),感染性肺炎5例(17.2%),先天性心脏病2例(6.9%),新生儿败血症2例(6.9%)。  2.5发

2、生肺出血时间生后24h发病9例(31%),2~7d发病19例(69%)  2.6临床表现29例患儿均在原发病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发绀,四肢发凉,呈休克状态。22例患儿鼻孔或口腔有大量血性泡沫状液体流出或喷出。7例患儿在做人工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时有血性液体从呼吸道涌出。29例患儿均出现两肺呼吸音减低,25例早期肺部出现少量细湿罗音,短期内罗音增多,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2.7治疗方法在保暖、纠酸、吸氧、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19例患儿行经口气管插管术,采用IPPV/PE

3、EP方法。  2.8转归死亡8例,病死率27.6%。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死亡4例,高频振荡同期治疗死亡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存活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颅内出血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  3讨论  新生儿肺出血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出生后第1天及第1周末为发病高峰[2]。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尤其是早产儿多见,可能因其存在凝血系统及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高的内在因素;任何原因所致缺氧、感染、低体温、酸中毒、心功能不全等,均为诱发本病的主要外在因素。低氧、酸中毒

4、可引起血管渗透性增高,肺毛细血管痉挛,肺阻力增加导致出血。感染时肺部炎症可直接损伤肺血管,或通过免疫复合物在肺内的沉积造成损伤,引起水肿和出血。寒冷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血黏稠度增高,加重缺氧。持续低体温使血管收缩,肺阻力增高,心功能受影响,加重缺氧、酸中毒,促进肺出血的发生,其他如补液过量、过快,分娩时子宫强烈收缩等均易导致肺出血。而一旦出现口鼻涌血往往已属晚期,在没有呼吸机的条件下抢救成功的可能性甚微,死亡率高达90%以上。本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可为多种疾病的共有表现,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方法。  本组资料可以看出,超过50%

5、的患儿在出生后第一天,第一周末发病,出生后的两个发病高峰应该得到重视。超过70%的患儿为早产儿,合计超过82%的患儿是体重低于正常儿,由此可见,早产、低体重是生理性高危因素,病理性高危因素主要是围生期窒息、肺部感染、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寒冷损伤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脏病。入院时患有上述疾病的早产儿、低体重儿更要高度重视肺出血的发生,及时进行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血培养等相关检查,动态观察肺部X线变化。一旦确诊本病发生,应立即行气管插管,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未行辅助呼吸的患儿死亡率极高。气管插管后,因患儿肺部顺应性极差,需要适当调整PIP和PE

6、EP,并建议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综上所述,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围生期窒息,减少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注意保暖,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律改变,肤色发绀,发灰,首先要想到该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确诊,及早机械通气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改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预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