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ID:23989980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温针灸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2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和治疗2个月后运用(AC)及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评估,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65例,总有效率87.69%,对照组55例,总要效率65.52%,两组患者疗效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

2、疗效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温针灸治疗组:患者取卧位,局部患侧取血海、犊鼻、梁丘、内外膝眼,全身取穴肾俞、大肠俞、脾俞等共13处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直刺,得气后将切成2cm的灸条,插在局部的四个主穴的诊针柄上,施以1-3柱,如果感觉皮肤过烫,可用纸片中剪一缝,垫在皮肤上,以免烫伤,待艾灸燃烧完后,再留针10min,取针后局部可用火罐、推拿等辅助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完结后,中间隔3-5天进行下一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片50mg,饭后服,每日3次,必要时增加抗感染的药物,连续治疗2个月。  1.3疗效标准根据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判断标准[

3、3],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度;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肿胀,偶有疼痛,行走时无疼痛,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度,不影响工作及生活;好转:症状改善,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有不便,关节活动稍微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治疗前后检测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但是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中医很早就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研究,属“痹症”、“骨痹”等范畴,早在《素问·长刺节论》中即云:“并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

4、,寒气至,明曰骨痹。”本病有较复杂的临床表现,各代的医家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本病多因中老年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去濡养所致,治疗采取疏通经络,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的方法。临床研究显示,针刺可以改善膝关节部位的血流,从而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2],降低McMaster骨关节炎指数,提高体能和心理功能评分[4]。  温针灸法是借艾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具有温通经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不仅具有普通针灸调节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又配以艾灸调和气血、舒筋活络,解郁止痛等作用;因此温针灸相比于普通针灸

5、,进一步提高了效果。  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关节软骨纤维化退行性病变和新骨生成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和髌下脂肪垫炎性水肿,淤血可导致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和骨赘的形成刺激周围软组织。有研究表明,使用艾灸能有效地控制炎症,降低关节炎部位的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减少炎症刺激,加快局部病理性废物的祛除能力,提高痛阈值,改善疼痛症状[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温针灸法比口服非甾体体类药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更有效,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新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