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

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

ID:2399017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_第1页
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_第2页
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_第3页
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01  人类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并能降肋助呼气,也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功能[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2],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3]。妊娠期女性由于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组织结构弹性的改变,以及孕期增大的子宫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情况严重时可导致腹

2、壁疝的形成。正常情况下产后腹壁情况会逐步恢复,腹直肌会向中线靠拢,产后6-8周,恢复到两指或者两指以内[4]。但是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双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分娩等情况时,产后6-8周腹直肌仍然不能恢复到两指或者两指以内的称产后腹直肌分离。此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3月在产后42天门诊确诊为腹直肌分离患者30例,其中15例在我院产后康复中心接受电刺激治疗,另15例采取自主训练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3月在产后42天门诊确诊为腹直肌分离患者30例,年龄19-41岁,其中单胎妊娠28人,双胎妊娠

3、2人,初产妇18人,经产妇12人,顺产22人,剖宫产8人。  2.方法:  电刺激治疗:采用麦澜德盆底B4治疗仪,具体方法如下:  电通道选择:4通道:A/B/C/D  电极线选择:1分5电刺激电极线,数量4根  电极片位置:采用A1+,A1-,A2+,A2-,B1+,B1-,B2+,B2-通道,分别黏贴于两侧分离的腹直肌两侧(注:黏贴时沿腹直肌肌纤维走向自上向下垂直走向,左右正负电极必须保持一致)  治疗方案:产后康复项目之腹直肌分离治疗  治疗时间: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持续治疗10天为一疗程。  电流强度标准: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感到舒适的酥麻感,无明显

4、的刺痛感,且能达到使肌肉震颤,收缩的程度,以保证疗效。  自主训练治疗:患者自行在家进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P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康复改善动作,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内完成3-4组相关动作,10天为一疗程。  3.疗效评估:两组均治疗10天即一疗程后检测腹直肌分离的距离,以此作为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两指,无效: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仍>两指。  4.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于治疗10天后复查腹直肌分离距离,治疗组有效13例(86.7%),无效2例(13.3%),对照组有效8例(53.3%),无效7例(4

5、6.7%),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产妇妊娠分娩后盆底神经,肌肉,筋膜及韧带松弛或者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在产后早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很难完全恢复到孕前水平[5]。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在两指或者两指以内的称腹直肌分离,这是产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之一。妊娠生理改变,饮食失控,高龄产妇,缺乏运动以及衣着宽松都是腹直肌分离发生的诱因。有报道,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剖宫产发生率为70%,2次及2次以上剖宫产腹直肌分离率更是高达90%。产后腹直肌分离会导致体型改变,腰围增粗,腹性肥胖,腰背疼痛和脏器脱垂甚至形成脐疝等危

6、害,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所以帮助产妇尽快康复,对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既腹壁整形手术,非手术治疗包括自主运动治疗,电刺激治疗及手法按摩治疗。改善腹直肌分离的自主运动主要包括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以上动作训练是将核心部位往里收回,像树的年轮一样,尽量将每一个圈向中心收拢,练习时,既可以选取单一动作练习,也可以变换动作串联起来做。目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电刺激治疗。电刺激治疗是通过粘贴腹部电极片,给予低频电刺激,使腹部肌肉兴奋性提高,唤醒受损肌肉的

7、本体感觉,使肌肉被动收缩,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目的。为了克服单纯电刺激治疗效果不足,目前有采取联合手法按摩的治疗。  我院产后康复中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采取电刺激治疗,使肌肉被动收缩,对肌群强化训练,以达到唤醒受损肌肉的本体感觉,加强肌肉收缩性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并改善骨盆倾斜度。另外电刺激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使肌肉牵拉,刺激生成新的胶原蛋白,缓解背部肌肉使之放松并达到镇痛的效果。本研究提示在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中,电刺激治疗明显优于自主训练治疗,这一新的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