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

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

ID:2399350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_第1页
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_第2页
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_第3页
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注境内银行卡境外取现洗钱风险    近期,境内个人通过规避境外取现额度限制在境外取现现象屡见不鲜,既涉及跨境交易,又涉及现金交易,其中隐藏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值得关注。今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加强了银行卡境外交易的监测,要求从今年9月1日起,采集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包括境内银行卡境外提现和等值1000元人民币(不含)以上的境外消费交易信息的采集,反洗钱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跨境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有效预防和打击境外取现洗钱活动。下载论文网  个人银行卡境外取现的洗钱风险。银行卡境外提现管理方式带来洗钱风险。当前,我国对人民币卡境外提现的限额

2、规定是以银行卡为单位,即“每卡每年累计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而不是以客户为单位进行限额。同时,个人银行卡境外提现,没纳入个人结售汇限额管理。这样,对个人银行卡境外提现缺少有效的限制,从而使部分境内个人通过多地区、多银行、办理多张银行卡的手段,即可实现境外大额取现的目的。另外,存在着一个人同时控制多个人的银行卡的可能,并利用所控制的银行卡在境外进行频繁提现操作,既给洗钱分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反洗钱资金追溯增加了难度。  银行机构缺少防范意识带来洗钱风险。同一客户在同一家银行机构持有多张银行卡,且频繁办理挂失、换卡业务,银行业务人员未对其异常

3、行为产生警惕,仍正常为其办理业务,且未采取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重新识别客户、进行可疑交易分析等措施。部分银行机构缺少风险防范意识,未能将反洗钱管理要求内化到具体的业务当中,进而变相地促使大额境外提现行为的发生。  银行卡境外提现给跨境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提供新出路。由于现金本身具有中断资金链条的特征,如果取现活动发生在境外,进一步加大了资金追溯难度。一方面,犯罪分子可通过境外提现的方式将资金用于支持恐怖融资活动,助长恐怖活动气焰;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打击洗钱活动力度不断增强,洗钱分子将资金转移至境外清洗的需求日益增加,境外提现给洗钱分子将资金转移出境

4、提供了新的出路,给我国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增加了难度。  相关建议。一是细化银行机构内控流程,提高全员洗钱风险防范意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的信息共享,对于反馈的涉嫌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跨境要求及时与反洗钱主管部门协商,分析、判断其可疑程度,将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及可疑交易分析等反洗钱管理核心内容内化到银行卡结算业务流程中,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防范银行卡结算业务中隐藏的洗钱风险,不断提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能力。  二是强化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提升识别客户的能力。首先要强化银行卡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在为客户办理开卡及非面对面业务,特

5、别是客户要求开立多张银行卡时,要对客户的真??身份进行核实,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了解客户办理多张银行卡的用途。其次对发现客户频繁挂失、换卡,频繁境外提现等可疑行为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客户进行重新识别,及时调高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  三是做好可疑交易分析,及时上报可疑交易报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现客户存在频繁挂失、换卡,频繁境外提现等可疑行为时,在对客户身份进行重新识别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客户身份信息积极开展可疑交易分析,关注客户是否存在境外频繁取现、规避额度限制等异常行为,如发现客户的交易行为与客户身份不符时,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四是

6、完善对银行卡境外取现的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加强对银行卡持有人的取现管理。一方面建议以客户为单位进行取现额度管理或监控,以个人身份证件号码作为监测标识,遏制境内个人通过开立多张银行卡进行境外大额提现操作行为,防范洗钱风险;另一方面实现将个人银行卡境外提现纳入个人结售汇限额管理,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对个人银行卡境外提现在结售汇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并扣减相应的用汇额度,进一步规范外汇管理,防范洗钱风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