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ID:23994276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1页
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2页
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吴福海(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红河661600)【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分析仪监测15例肝硬化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5例健康体检血液的IgA、IgG、IgM,并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的IgG、IgM及IgA的含量显著增高,肝硬化组的三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肝炎组只在IgG及IgA上差异有显著性;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IgG及IgA两项指标之间也有差异。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可为临床肝病的鉴别

2、诊断提供一定依据。【关键词】慢性肝炎;肝硬化;免疫球蛋白【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90-02为了解免疫球蛋白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们测定了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gG、IgM及IgA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肝硬化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15例,均为幵远市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肝病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丙安>[1]。另外选择相对健康体

3、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40.6岁;全部血清样木均为随机选择。1.2方法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机型OLYMPUSAU600(tl产),正常参考值:lgA0.7g/L〜3.3g/L,lgG8.0g/L〜16.0g/L,IgM0.5g/L〜2.5g/L[2]o1.结果患者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见附表附表肝硬化、慢性肝炎、正常人的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单位:g/L)经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肝硬化组的三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慢性肝炎组只在IgG及IgA上差异具有

4、显著性,P<0.01;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IgG及IgA两项指标之间也冇差异,P<0.05;IgM在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与肝硬化组有差异。2.讨论免疫球蛋白(lg)是抗体的表现形式和物质基础,是具冇抗体活性和结构相似的血清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4条肽链组成,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肽链之间由二硫键相联结。任何一种免疫球蛋白,只有一类别的重链。根据重链的不同,免疫球蛋白分为α、λ、μ、δ和ε5种,而

5、轻链则分k或λ型。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前浆细胞或淋巴细胞产生,在血浆和血管外体液中的分布大致相等。循环中的免疫球蛋白,每日约更换1/4[3]健康成人每日合成免疫球蛋白2〜5g,但在发生感染吋,合成可增加7倍。.其中IgD和IgE含量很低,故我们常规所测定的lg主要为IgG、IgA、IgM三项。IgD升高主要见于I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

6、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4]。IgM在疾病早期或者急性期增高明显,而在慢性期则不明显;因此,肝炎发展到慢性阶段吋IgM水平升高不明显;肝硬化患者可在疾病活动期间出现IgM水平增高。随着肝炎病情的加重和时间延长,肝脏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B淋巴细胞失控。受损的肝细胞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分泌大量抗体,使IgG、IgM及IgA同时增高,以IgG增高为主。肝细胞损伤越重,IgG水平越高。肝硬化吋肝细胞发生片状坏死,造成枯否氏细胞(Kupffercell)功能失调

7、,不能奋效地发挥吞噬滤过作用,失去对抗原的处理能力,使门静脉血中的抗原不能被清除,抗体形成增多,致出现高抗原血症。在肝硬化中IgG、IgA较正常人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疾病的累及程度。本次实验结果提示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尤苏是IgG及IgA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中可以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奋效指标,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参考文献】[1]骆抗先主编.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8.[2】郭素菊.免疫比浊法检测115例肝病血清前白蛋白结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

8、3】谌辉,周和龙.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及其预后的探讨⑴.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4】王威,周学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4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⑴,20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