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

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

ID:2399790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_第1页
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_第2页
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功电容补偿柜的投切方式比较  近年来随着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节能降耗的需要,无功电容补偿装置的使用量也在快速增长,各种不同无功补偿装置也不断研发推出应用,如: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晶闸管投切电容装置等。但由于技术成熟或投入大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使用范围较广,投入成本低也较易普及的仍是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小编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几种类型的低压电容投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供用户和设计人员参考,以达到合理使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效果。  就性能比较,目前国内的电容投切装置所采用的开关元件可以分为三大类:  1、机械式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  接触器投切过程中,电容

2、器的初始电压为零,触点闭合瞬间,绝大多数情况下电压不为零、有时可能处在高峰值,极少为零,因而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也就是常说的合闸涌流。实验表明合闸涌流严重时可达电容器额定电流的50倍。这不仅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寿命,而且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后来采用串接电抗器和加入限流电阻来抑制涌流,这虽然可以控制合闸涌流在额定电流的20倍以内,但从长期运行情况来看,其故障率仍然非常高,维修费用较高。总的实践应用反映,其价格低,初期投入成本上升少,无漏电,缺点是涌流大、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2、电子式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器装置  可控硅投切电容器是利用了电子

3、开关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过零触发电路,检测当施加到可控硅两端电压为零时,发出触发信号,可控硅导通。此时电容器的电压与电网电压相等,因此不会产生合闸涌流,解决了接触器合闸涌流的问题。但是,可控硅在导通运行时,可控硅结间会产生一伏左右的压降。通常15KVAR三角形接法的电容器,额定电流22A,则一个可控硅消耗功率约为22W。如以一个150KVAR电容柜来算,运行时可控硅投切装置消耗的功率可达600W,而且都变成热量使机柜温度升高。同时可控硅有漏电流存在,未接电容时,即使可控硅未导通,其输出端也是高电压。其优点是无涌流、无触点、使用寿命长、维修少、投切速度快在5ms内,缺点是价

4、格高为接触器的3倍。  3、复合开关投切电容装置  复合开关投切装置工作原理是先由可控硅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容器,然后再由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并联闭合,可控硅退出,电容器在磁保持继电器触点闭合下运行。因而实现了投入无涌流运行不发热的目的。但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选用两只小功率,低耐压可控硅串联使用,利用可控硅20ms内电流可过载10倍额定电流的特性过零投入,再用继电器闭合运行。而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偏小且额定机械寿命一般为5万次,从目前投入市场使用情况看,可控硅时有击穿,磁保持继电器也有卡住不动作现象,工作不够稳定。总的讲,优点是无涌流、不发热、节能、其缺点是价格高为接触器的5倍、寿命短

5、、故障较多、有漏电流、投切速度0.5s左右。  建议用户通过对各种电容投切装置性能比较,根据工程上的要求来有目的地进行选型。以实现满意的技术经济性能。  从以上分析提出建议如下:  1、用于无功量比较稳定,不需要频繁投切电容补偿的用户,可选用带限流电阻的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这种装置比较经济、价格低。由于投切次数少,相应寿命就够长了。  2、对于需要快速频繁投切电容补偿的用户,比如电焊、电梯等设备,应选用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装置,才能达到应有的补偿效果。  3、对于其他一般工厂、小区和普通设备,无功量变化时间大于30s的地区,则考虑选用对电网无冲击、节能、安全、经济、使用寿命

6、长的无涌流电容投切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