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

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

ID:24002863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_第1页
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_第2页
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徐晓霞山东省栖霞市苏家店明德小学265311素质教育改革己整整十年了,但是农村的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素质教育改革之所以在农村举步维艰,是因为旧的教育理念与机制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固有的习惯,这种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拔除,成为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障碍。首先是教育的主体一一学生。他们早已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被“满堂灌”,习惯于“吃等食”。一位中学的数学教师说,课堂上他在黑板上演算一个简单的计算,一回头猛然发现全班学生都在眼巴巴地等那个演算结果。他说:我气疯了,这是些什么学生?第二是教育的主导者一一教师。教师是固守旧习惯的最强大的势力。其实上述例子的老师根木

2、没有必要生气,从学生的角度想,有现成的“食”可吃,谁还会去“抢食”吃呢?这位教师已经发现了问题,可他没有进一步地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制造者除了学生还有教师自己。我们已习惯于“填鸭”,习惯于讲台上信马由缰地“灌”,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以大欺小、压迫学生,习惯于向学生要分数。木人也有这种体验,木来教案上明明写的是“学生总结回答”的字样,一上讲台便忘乎所以,三下五除二地讲完了。学生没有思考的自由,没有发挥个性的空间,更不必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了。就连那些作秀的“优质课”,学生的提问、回答也是在教师的授意下进行的,学生们说的是教师想让学生说的话,做的是教师想让学生做的事。我们的这

3、些做法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道枷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使学生一天天变得懒惰,一天天变得习惯于“吃等食”。其三是教育决策的执行者一一地方及学校领导的因素。大多数领导是以学生成绩、班级名次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成效,甚至有的领导认为,没有奖金教师就没有了工作的内动力,所以一定要有奖惩制度,只有被金钱利益所驱使,教师才能积极工作。记得一位领导曾经在学校全体教师会上说:“学生就是小老鼠的尾巴、就是沙讫豆也要熬出他二两汕来。”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教师能做的除了压榨学生,还能是什么呢?哪里还谈得上教育改革呢?然后是家长的因素。家长冋样惯于用分数和名次来衡量孩子的努力程度。寒假

4、的一天,一位家长来访,说她儿子考得不怎么样。上半年期中考试在班里排行第三,寒假考试在班里排第五,下降了两个名次,这让她很枳心。我告诉她这次考试没有名次,也没有分数,只有等级。她看上去很震惊,似乎有些惊慌失措。我还告诉她,第三名和第五名,95分和90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我给她讲教育观念的转换、教育方法的转变,讲了很多很多。她接受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敢单刀直入地讲,因为她曾经也是我的学生。而对其他家长,我只能小心翼翼地解释,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引起家长的震怒,甚而引起家长对你教育教学能力的怀疑。最后是社会环境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的阻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5、展,人类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动机。曾经冇位老师说她班里有个学生很明确地对她说:“学习有什么用?反正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冋家当果农,还不如做个小买卖。”这不仅是竞争压力的问题,还冇我们传统教育观念中学习0标定位的问题。我们经常这样教育牙牙学语的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孩子回答:“上大学!”“上大学干什么?”“找个好工作!”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导向,把“上大学”、“找工作”定为学习的终极0标。终极目标一一“找工作”不成立了,“上大学”也就不需要了,学习自然而然也就没有用了。这就

6、像爬山,刚站在山脚下还没有起步,却发现山高耸入云,基本不能爬上去,谁还去做无用功呢?所以教育改革首先要从人们的思想观念去改,改变“上大学”、“找工作”的思想导向。我们要让每个人明确:读书不只是为了找工作糊U,找工作也不只是为了生活安逸。读书大而言之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小而言之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和生活生存能力。有了素质和能力,我们会创造更多的工作环境,冇了能力何愁没有工作?可见素质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事情,素质教育改革是一场人生观、价值观的革命,这场革命的任务是要从根本上颠覆人们的思想。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要首当其冲,只有教师和

7、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改变了,学生、家长、社会才能随之而改变。在栖霞,“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广大农村教师会努力学4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型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